這波強勢上漲的背後,藏著一個「關鍵訊號」:美元走勢持續疲軟! 根據數據顯示,今年以來美元指數(DXY-US)已經「下跌約9%」,而黃金價格則「同期暴漲約65%」!
這到底是怎麼回事? 為什麼美元的吸引力會急劇下降? 是什麼樣的「多重因素」正在推動投資人「瘋狂重返避險資產」? 而在金價衝破「舊有成本門檻」後,全球黃金礦業又將迎來什麼樣的「新變革」? 讓我們一起來深入解析這場關於「美元疲軟與黃金暴漲」的「市場風暴」!
黃金的這波強勁漲勢,已經讓它「再度成為今年全球市場最強勢的資產之一」!
-
歷史新高與最大單日漲幅: 黃金價格在週一(20日)一舉突破所有阻力,創下4,359.40美元的「歷史新高」! 這波漲勢不僅強勁,更具「戲劇性」— 單日3.5%的漲幅,創下了四年半以來的「紀錄」!
-
美元疲軟是「核心推手」: Midas Discovery Fund基金經理人Thomas Winmill直接點明:「美元吸引力下降的趨勢已經出現,許多央行正積極分散儲備,降低對美元資產的依賴。」
-
數據佐證: FactSet數據顯示,今年以來美元指數(DXY-US)已下跌約9%! 黃金價格的「暴漲65%」,正是對美元疲軟的「最直接反應」!
-
-
ETF同步創高: 與現貨金價同步,全球最大的黃金ETF—SPDR黃金指數ETF(GLD-US)週一也「同步上漲3.5%」,首度「收在400美元之上」,同樣「創下歷史新高」! 這顯示出,機構投資人正在大規模「增加黃金配置」!
多重因素「共振」!避險、央行買盤與供應緊縮! 🛡️
這波黃金的狂熱上漲,絕非單一因素所致! 而是由一系列「地緣政治、金融政策與市場結構」的因素「共振」所推動!
-
地緣政治的不確定性: Winmill指出,加薩脆弱的停火協議所帶來的「持續不確定性」,是推動投資人「重返避險資產」的關鍵因素之一!
-
各國央行「逢低買入」: 由於各國央行正在「積極分散儲備」,降低對美元資產的依賴,因此他們持續在市場上「逢低買入黃金」! 央行買盤被視為支撐金價「長期牛市」的「最大基石」!
-
供應緊縮下的「機構配置」: 在「供應緊縮市場」中,機構投資人正在「增加配置」! 這種「供需失衡」的市場結構,讓金價的「波動性更為劇烈」!
金價突破「經濟門檻」!礦業迎來「黃金復甦」! ⛏️
金價的持續攀升,不僅改變了金融市場的平衡,也正在「實質性」地改變全球黃金礦業的成本結構!
-
舊礦場「重獲新生」: Winmill指出,隨著金價攀升,全球礦商已經開始「啟動新礦區」,並「重新開發」先前因成本過高而閒置的「舊礦區」!
-
2,000美元的「經濟效益門檻」: 他明確表示:「當金價突破每盎司2,000美元,許多過去無法獲利的礦場如今重新具備經濟效益。」 這意味著,黃金的「生產門檻」被大幅調高! 隨著金價衝破4,000美元,將有更多的高成本礦場被「重新激活」!
-
漲勢可望延續: 綜合分析,市場普遍認為,黃金的「漲勢可能延續」! 主要原因包括:
-
各國央行持續買進
-
美元持續走弱
-
市場避險需求升高
-
總結來說,美元的持續疲軟與黃金價格的暴漲,是當前全球金融市場「最清晰的趨勢」! 黃金不僅是「避險資產」,更成為了「去美元化」趨勢下,各國央行和機構投資人「分散風險」的「核心戰略配置」! 隨著金價突破「經濟門檻」,黃金礦業板塊也將迎來一波「顯著的復甦潮」!
你認為,在美元持續疲軟和央行持續買盤的雙重作用下,黃金的下一個「關鍵心理關口」會是5,000美元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