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閉
Us Market360
    財富之路,從此展開
    -

    【EPS 是什麼?】每股盈餘完整教學:一篇看懂 EPS 計算、稀釋 EPS 與股價關係 (2025 最新)

    1760753985
    -

    【損益表完全解析】營收、毛利、淨利是什麼?用一家珍奶店,1秒看懂公司賺不賺錢 (2025 最新)

    1760663600
    -

    【全支付是什麼?】2025 信用卡/帳戶/通路優惠全攻略:一篇看懂如何稱霸全聯生態圈

    1760577639
    X (Twitter)
    置頂文章
    • 【00940 成分股】全解析:2025 最新持股、配息與 11 月換股預測
    • 【台指期怎麼玩?】2025 新手教學懶人包:一口搞懂大台/小台/微台保證金、結算日與交易規則
    • 【AGG ETF 全面解析】值得投資嗎?一篇看懂美國綜合債券、成分股與資產配置 (2025 最新)
    • 聯準會「降息」25個基點,但明年「只降一次」!點陣圖透露保守訊號!
    • 【台幣定存】如何定存最划算?2025 最新 37 家銀行利率比較與 5 大實戰技巧
    Facebook X (Twitter) Instagram

    Us Market360 Us Market360

    • 首页
    • 投資開戶
      • 台股開戶
      • 美股開戶
      • 基金開戶
      • 期貨開戶
    • 市場資訊
      • 台股動態
      • 美股動態
      • 全球經濟新聞
      • IPO
    • 新手指南
      • 投資入門
      • 美股入門
    • 理財商業
      • ETF專區
      • 投資計算器
    • 金融優惠
      • 信用卡推薦
      • 銀行存款/優惠
    Us Market360
    首頁 » 新手指南 » 投資入門 » 【EPS 是什麼?】每股盈餘完整教學:一篇看懂 EPS 計算、稀釋 EPS 與股價關係 (2025 最新)

    【EPS 是什麼?】每股盈餘完整教學:一篇看懂 EPS 計算、稀釋 EPS 與股價關係 (2025 最新)

    這篇終極指南,將帶你用「開公司分紅」的角度,徹底搞懂 EPS 的所有秘密,讓你從此能一眼看穿一家公司的真實「為股東賺錢」的能力。
    投資工具人 投資工具人 1760753985
    Facebook Twitter Pinterest LinkedIn WhatsApp Reddit Tumblr Email
    分享
    Facebook Twitter LinkedIn Pinterest Email

    當你辛苦存下一筆錢,想投資一家公司、成為它的股東時,你最關心的問題,莫過於:「這家公司,到底能幫我賺多少錢?」

    而要回答這個問題,財報裡有一個數字,扮演著「超級翻譯官」的角色。它能將公司龐大複雜的獲利數字,直接「翻譯」成與你手中每一股股票息息相關的金額。這個神奇的數字,就是「每股盈餘 (Earnings Per Share)」,也就是我們在財經新聞上最常看到的縮寫——「EPS」。

    但 EPS 是 什麼?它真的是越高越好嗎?EPS 跟股價之間,又存在著什麼樣的神秘關聯?「稀釋 EPS」又是什麼鬼?

    第一章:EPS 是 什麼?— 你的「每一股」能分到多少利潤?

    想像一下,你和幾個好朋友合夥開了一家超賺錢的雞排店。年底結算時,扣除所有成本、稅金後,店裡總共淨賺了 100 萬元(這就是公司的稅後淨利)。

    但這 100 萬元,並不是你一個人獨得。你們當初總共集資發行了 10 萬股的股份,而你持有其中的 1 萬股。

    那麼,你投入的「每一股」股份,今年能分到多少利潤呢? 100 萬元 (稅後淨利) ÷ 10 萬股 (總股數) = 10 元/股

    這個「10 元/股」,就是這家雞排店今年的 EPS (每股盈餘)。它代表著,公司每發行在外的 1 股普通股,能夠賺取多少稅後淨利。

    【EPS 公式】 EPS = (稅後淨利 - 特別股股利*) ÷ 加權平均流通在外普通股股數

    *註:如果公司有發行特別股,需要先將支付給特別股股東的固定股利扣除,剩下的才屬於普通股股東。

    第二章:EPS 的「照妖鏡」功能 — 戳破「總獲利」的迷思

    為什麼我們需要看 EPS,而不是只看「稅後淨利」就好?

    回到剛剛的例子:

    • 雞排店 A: 年淨利 100 萬元,總股數 10 萬股 → EPS = 10 元

    • 雞排店 B: 年淨利 500 萬元,總股數 100 萬股 → EPS = 5 元

    只看「稅後淨利」,B 公司(500 萬)是 A 公司(100 萬)的五倍,看似風光無限。但一旦換算成 EPS,你會發現,作為 A 公司的股東,你每一股能分到的利潤 (10 元),其實遠高於 B 公司 (5 元)!

    EPS 就像一面「照妖鏡」。它排除了公司「規模大小」的干擾,讓我們能更公平、更直接地比較不同公司「為每一股股東賺錢」的效率。

    第三章:EPS 與股價的「雙人舞」— 長期趨勢的正相關

    EPS 和股價之間,存在著一種長期、正向的連動關係。你可以把它們想像成一對跳著雙人舞的舞者:

    • EPS (領舞者): 代表公司的基本面與獲利能力。

    • 股價 (跟隨者): 反映市場對公司未來價值的預期。

    長期來看,股價的走勢,必然會跟隨 EPS 的腳步。 一家 EPS 持續穩定成長的公司,其股價通常也會水漲船高。因為投資人願意為一家「越來越會賺錢」的公司,支付更高的價格。反之,EPS 衰退的公司,其股價也難以維持在高位。

    【以台積電 (2330) 為例】 觀察台積電過去十年的 EPS 與股價走勢圖,你會發現兩條曲線呈現驚人的一致性。EPS 的每一次跳躍式成長,都伴隨著股價的向上突破。這完美印證了:EPS,是驅動股價長期上漲的最根本動力。

    第四章:EPS 的「進階版」— 稀釋 EPS 與調整後 EPS

    1. 稀釋 EPS (Diluted EPS):考慮「潛在股份」的最壞打算
    • 稀釋 EPS 是 什麼? 有些公司會發行一些「未來可能變成股票」的有價證券,例如:可轉換公司債、員工股票選擇權等。這些被稱為「潛在稀釋股」。 稀釋 EPS,就是假設這些潛在稀釋股「全部」都轉換成普通股後,所計算出來的 EPS。

    • 公式: 稀釋 EPS = (稅後淨利 - 特別股股利) ÷ (加權平均流通在外普通股股數 + 所有潛在稀釋股)

    • 意義: 稀釋 EPS 提供了一個**更保守、更貼近「最壞情況」**的獲利評估。因為一旦這些潛在股份真的轉換,流通在外的總股數會增加,稀釋掉原本每股能分到的利潤。因此,稀釋 EPS 永遠會小於或等於基本 EPS。對於資本結構較複雜的公司,觀察稀釋 EPS 更具參考價值。

    2. 調整後 EPS (Adjusted EPS):排除「一次性事件」的干擾
    • 調整後 EPS 是 什麼? 有時,公司的淨利會受到一些「非經常性」的事件影響,例如:出售土地廠房的一次性獲利,或是因火災、訴訟產生的一次性損失。 調整後 EPS,就是將這些「業外損益」剔除後,重新計算出的 EPS,目的是為了還原公司「核心本業」的真實獲利能力。

    • 意義: 調整後 EPS 能幫助投資人避免被一次性的利多或利空所誤導,更準確地評估公司的長期、可持續獲利趨勢。

    第五章:如何預估「未來」的 EPS?

    過去的 EPS 固然重要,但投資人更關心的是「未來」的 EPS。以下是幾種常見的預估方法:

    1. 近四季 EPS (EPS TTM / Rolling EPS): 將最新一季財報公布的 EPS,往前加總四季。這是最即時、最能反映當前營運狀況的數據。

    2. 分析師預估 EPS: 綜合多家券商分析師對公司未來一至兩年的 EPS 預測值。這是市場對未來看法的主流共識。

    3. 基於歷史成長率推算: 參考公司過去 3-5 年的 EPS 年複合成長率 (CAGR),來推估未來的成長軌跡。(注意:此方法適用於成長穩定的公司,對於景氣循環股則參考價值較低)

    第六章:【終極迷思破解】EPS 越高越好嗎?

    答案是:單獨比較 EPS 高低,毫無意義!

    • 迷思: A 公司 EPS 50 元,B 公司 EPS 10 元,所以 A 公司比較好?

    • 真相: 你還需要考慮「股價」!

    【本益比 (P/E Ratio) 的登場】 本益比 = 股價 ÷ EPS

    本益比告訴我們,為了賺取 1 元的 EPS,投資人願意付出多少倍的股價。它代表了市場對公司的「評價」或「預期」。

    • A 公司: EPS 50 元,股價 1000 元 → 本益比 = 20 倍

    • B 公司: EPS 10 元,股價 100 元 → 本益比 = 10 倍

    雖然 A 公司 EPS 較高,但其本益比也較高 (20 倍),意味著市場已經給予較高的評價,回本時間較長。而 B 公司雖然 EPS 較低,但其本益比較低 (10 倍),可能代表其股價相對「便宜」,更具投資潛力。

    結論:EPS 不能單獨看,必須搭配「股價」(也就是本益比)才有意義!

    最終總結: EPS 是 什麼?它不只是一個冰冷的財報數字,更是衡量一家公司「為股東創造價值能力」的核心指標。

    學會看懂 EPS,並將其與股價(本益比)、稀釋效應、以及一次性損益結合分析,你就能掌握一套最基礎、卻也最有效的「公司價值評估」工具。這將是你從股市新手,晉升為理性投資者的關鍵一步。

    分享至 Facebook Twitter Pinterest LinkedIn Tumblr Telegram Email
    投資工具人
    投資工具人

    科技業工程師轉戰投資教育,擅長用Excel自動化管理臺美股。免費分享自制「風險檢測計算器」與「股息再投資試算表」。專注破解新手常犯的十個數字迷思,名言是「會按計算機就會投資」。

    相關文章

    【損益表完全解析】營收、毛利、淨利是什麼?用一家珍奶店,1秒看懂公司賺不賺錢 (2025 最新)

    1760663600

    【PCE 是什麼?】一篇看懂個人消費支出,為何 Fed 更愛它勝過 CPI (2025 最新)

    1760494504

    【白銀期貨教學】一口搞懂 SI/SIL 合約規格、保證金與交易策略 (2025 新手入門)

    1760410826
    最新文章

    【00940 成分股】全解析:2025 最新持股、配息與 11 月換股預測

    1759197051

    【台指期怎麼玩?】2025 新手教學懶人包:一口搞懂大台/小台/微台保證金、結算日與交易規則

    1758350073

    【AGG ETF 全面解析】值得投資嗎?一篇看懂美國綜合債券、成分股與資產配置 (2025 最新)

    1758266688

    聯準會「降息」25個基點,但明年「只降一次」!點陣圖透露保守訊號!

    1758162826
    推薦資訊
    投資入門

    【台幣定存】如何定存最划算?2025 最新 37 家銀行利率比較與 5 大實戰技巧

    1756173672

    在這個萬物齊漲,唯獨薪水不漲的時代,你看著自己辛苦存下的血汗錢,靜靜地躺在銀行的活存帳戶裡,每年只領取那不到 1% 的微薄利息,是否也曾感到一陣焦慮? 面對被通膨巨獸悄悄啃食的資產,我們該如何應對?答案,或許就藏在那個最古老、最簡單,卻也最多人「存錯」的理財工具裡——台幣定存。

    【EBITDA 是什麼?】一篇看懂稅前息前折舊攤銷前獲利 (附公式、EBIT 差異與巴菲特觀點)

    1754708677

    【2025 日本刷卡推薦】最強日本旅遊信用卡是哪張?7 張神卡回饋/優缺點/通路全攻略

    1754357395

    【本益比多少合理?】PE Ratio 完整教學:一篇看懂如何評估股票貴不貴 (2025 最新)

    1754270892
    全球財智新起點,投資者的首選夥伴
    About Us

    USMarket360.com 專為台灣及全球繁體中文用戶打造,提供台股、美股、基金、期貨等投資資訊與服務,助您掌握市場趨勢,探索全球投資機會。

    法律聲明: 本網站不保證資訊的準確性、完整性或即時性,使用前請詳閱條款並自行評估風險。

    Email Us: contact@usmarket360.com

    X (Twitter) YouTube
    財富之路,從此展開

    【EPS 是什麼?】每股盈餘完整教學:一篇看懂 EPS 計算、稀釋 EPS 與股價關係 (2025 最新)

    1760753985

    【損益表完全解析】營收、毛利、淨利是什麼?用一家珍奶店,1秒看懂公司賺不賺錢 (2025 最新)

    1760663600

    【全支付是什麼?】2025 信用卡/帳戶/通路優惠全攻略:一篇看懂如何稱霸全聯生態圈

    1760577639
     

    AI燒錢速度「超營收10倍」!泡沫陰霾籠罩華爾街! 💰🔥

    1760576308

    【白銀期貨教學】一口搞懂 SI/SIL 合約規格、保證金與交易策略 (2025 新手入門)

    1760410826

    【00900 配息】全解析:2025 最新季配息紀錄、殖利率與成分股一次看

    1760324794
    © 2025 Usmarket360 usmarket360.com 版權所有。 未經授權,不得轉載
    • 關於我們
    • 聯絡我們
    • 隱私政策
    • 法律宣告
    • 複利計算機

    在上面鍵入並按 回車 進行搜尋,鍵入 Esc 取消搜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