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科技業工程師轉戰投資教育,擅長用Excel自動化管理臺美股。免費分享自制「風險檢測計算器」與「股息再投資試算表」。專注破解新手常犯的十個數字迷思,名言是「會按計算機就會投資」。
嗨囉大家!有沒有常常聽到人家說要「投資美國大盤」?或者看到一些投資書或頻道都推薦新手先從「買進整個市場」開始?這時候,一檔被譽為「美國股市吃到飽」的 ETF,就常常被點名,它就是大名鼎鼎的 VTI!
最近的投資市場,最精彩的莫過於這檔被暱稱為「科技金剛」或「人氣王」的 統一 FANG+ ETF (00757) 了!它最近默默寫下一個超狂的紀錄:正式超越了老牌的 富邦 NASDAQ (00662),登基成為全台灣規模最大的 海外股票 ETF!
這幾天的科技圈最火熱的話題之一,大概就是中國大陸網通設備大廠 TP-Link,竟然在美國踢到鐵板了!彭博社丟出一個震撼彈,說美國司法部正在對它進行「刑事反壟斷調查」!這事情可大可小,但市場上的反應倒是挺直接的,大家開始敲碗:台灣網通廠 的「轉單效應」是不是要來了?
今天(指原文報導日期,我們假設是個週五)日本股市收盤,日經225指數又是漂亮的大漲,一口氣漲了快要667點,收在35705.74點,哇賽,這已經是連三天收紅了耶!而且你看看,光是這個禮拜,日經指數就累積上漲了2.8%,很猛喔! 那到底是什麼讓日股這麼嗨?別猜了,最關鍵的因素之一,絕對是「日圓急貶」!
哈囉!越來越多投資人喜歡透過ETF來參與股市,買進一籃子的股票或債券,分散風險又方便。但是,當你在交易平台上看到ETF的股價(也就是市價)時,你有沒有想過:這個市價,真的等於這檔ETF裡面所有資產的實際價值嗎?
面對全球經濟的未來走向,市場上始終存在著多種不同的解讀與預測。最新的觀察點來自正在華盛頓舉行的國際貨幣基金組織(IMF)和世界銀行春季會議。會中,來自全球各地的銀行業領袖和政策制定者普遍傳達出相對審慎但並不悲觀的基調,認為新一輪全球金融危機即將爆發的可能性「非常遙遠」。然而,暢銷書《富爸爸窮爸爸》作者羅伯特.清崎(Robert Kiyosaki) 卻持續高聲預警,堅信一場規模堪比歷史上「大蕭條」的經濟危機正步步逼近,並大力倡導將黃金、白銀、比特幣這類避險資產作為保護財富的關鍵。
你是不是也曾面臨兩難的選擇,像是該衝刺事業還是多陪家人?手上有筆錢,該買股票還是先存起來?每一次選擇的背後,都藏著一個我們常常忽略的「成本」——那就是「機會成本」。
在金融市場中,提到買進和賣出,許多人的英文直覺反應是 Buy 和 Sell。然而,不論是股票、期貨、選擇權或外匯交易,你更常聽到的是 Long 和 Short 這兩個詞。Long 和 Short 同樣代表著與買賣相關的動作,但它們的含義卻更為精確,通常帶有對市場方向的判斷以及交易後所持有的「部位狀態」。究竟,Buy、Sell、Long、Short 這四個詞在使用上有什麼差別?為什麼我們習慣稱做多為 Long,做空為 Short 呢?本文將帶你一探究竟,釐清這些金融詞彙的奧秘。
在金融市場中,伴隨科技發展而生的「程式交易」或「量化交易」,常常被披上神秘面紗。許多人誤以為它是能找到市場漏洞、自動印鈔的「神奇公式」或「聖盃」。然而,回歸本質,程式交易其實是一個相對直觀且務實的概念:就是你將自己關於投資交易的想法和方法,明確定義成一套可執行的規則,然後交由電腦程式去自動理解並執行。 它本身不是獲利保證,而是一個強大的自動化工具,旨在輔助投資人克服人性的弱點,並系統化地驗證交易想法。
歐洲央行(ECB)總裁拉加德 (Christine Lagarde) 周三 (23 日) 在華盛頓出席《華盛頓郵報》公開訪談時,對美國總統川普加徵的關稅政策可能對歐元區經濟產生的影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