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閉
Us Market360
    財富之路,從此展開
    -

    輝達「下殺近4%」!單日市值「蒸發1,550億」,財報前夕「獲利了結」潮湧現!

    1755655340
    -

    【2025 最新學費信用卡推薦】一篇看懂回饋、0 利率分期與行動支付攻略

    1755651607
    -

    【MBS 是什麼?】不動產抵押貸款證券完整解析:一篇看懂風險、ETF 投資與次貸危機 (2025 最新)

    1755568172
    X (Twitter)
    置頂文章
    • 【EBITDA 是什麼?】一篇看懂稅前息前折舊攤銷前獲利 (附公式、EBIT 差異與巴菲特觀點)
    • 【2025 日本刷卡推薦】最強日本旅遊信用卡是哪張?7 張神卡回饋/優缺點/通路全攻略
    • 【本益比多少合理?】PE Ratio 完整教學:一篇看懂如何評估股票貴不貴 (2025 最新)
    • 8月「魔咒」再現?歷史數據揭露:那斯達克表現「第二差」,科技巨頭「面臨考驗」!
    • 【Onlyfans 信用卡推薦 (2025 最新)】一篇搞懂訂閱教學、費用及無信用卡支付方式
    Facebook X (Twitter) Instagram

    Us Market360 Us Market360

    • 首页
    • 投資開戶
      • 台股開戶
      • 美股開戶
      • 基金開戶
      • 期貨開戶
    • 市場資訊
      • 台股動態
      • 美股動態
      • 全球經濟新聞
      • IPO
    • 新手指南
      • 投資入門
      • 美股入門
    • 理財商業
      • ETF專區
      • 投資計算器
    • 金融優惠
      • 信用卡推薦
      • 銀行存款/優惠
    Us Market360
    首頁 » 新手指南 » 投資入門 » 【PEG 是什麼?】本益成長比完整教學:用彼得林區的估值神器,看懂成長股貴不貴

    【PEG 是什麼?】本益成長比完整教學:用彼得林區的估值神器,看懂成長股貴不貴

    在股票市場,你是否常常陷入這樣的「估值兩難」? 看到一支萬眾矚目的 AI 飆股,本益比 (PE) 高達 70 倍,你心想:「太貴了,這絕對是泡沫!」 看到另一支穩健的傳產績優股,本益比只有 15 倍,你又覺得:「好便宜,看起來是個絕佳買點!」 但,如果我告訴你,第一支 AI 股未來的盈餘成長率,市場預估高達 50%;而第二支傳產股的成長率,卻只有 5%。
    美股攻略姐 美股攻略姐 1755480573
    Facebook Twitter Pinterest LinkedIn WhatsApp Reddit Tumblr Email
    分享
    Facebook Twitter LinkedIn Pinterest Email

    你的看法,會不會因此而徹底改變?

    這正是傳統「本益比」估值法的盲點——它只告訴我們現在的價格是過去獲利的幾倍,卻沒有告訴我們,這個價格是否已將「未來的成長」考量進去。

    為了解決這個問題,傳奇投資大師彼得·林區 (Peter Lynch) 將 本益成長比 (PEG Ratio) 這個概念發揚光大,成為所有「成長股」投資者的必備武器。這篇文章,將帶你徹底搞懂 PEG 是什麼,以及如何運用它,來發掘那些「隱藏在昂貴價格下的便宜好股」。

    一、PEG 是什麼?不只看「價格」,更看「加速度」

    如果說「本益比 (PE)」是評估一家公司價值的基礎,那麼「本益成長比 (PEG)」就是它的升級版。

    【賽馬的生動比喻】

    • 本益比 (PE): 就像是只看一匹賽馬「過去跑過的最快圈速」。這個數字很客觀,但無法告訴你牠的年齡、血統,以及未來是否還能跑得更快。

    • 本益成長比 (PEG): 則是一位專業的馴馬師,他不僅看這匹馬的「當前速度 (PE)」,更評估了牠的「未來潛力 (Growth)」。PEG 的目標,就是要找出那種「跑得快,而且還在不斷加速」的冠軍馬。

    PEG 的核心思想: 一家公司的本益比高低,應該要和它的盈餘成長速度相匹配。一家高成長的公司,理應享有更高的本益比。

    二、PEG 公式怎麼算?

    PEG 的計算公式非常簡單,它巧妙地將「本益比」與「成長率」兩個維度結合了起來。

    【PEG 計算公式】 PEG = 本益比 (P/E) ÷ 預估盈餘年成長率 (G) (註:計算時,成長率的百分比 % 直接使用數字部分,例如成長率 20%,就直接除以 20)

    舉例來說: A 公司股價 100 元,今年 EPS 5 元,所以本益比是 100 ÷ 5 = 20 倍。 市場預估 A 公司未來幾年的盈餘年成長率為 10%。

    • A 公司的 PEG = 20 (PE) ÷ 10 (G) = 2

    B 公司股價 200 元,今年 EPS 4 元,所以本益比是 200 ÷ 4 = 50 倍。 市場預估 B 公司未來幾年的盈餘年成長率為 40%。

    • B 公司的 PEG = 50 (PE) ÷ 40 (G) = 1.25

    從這個例子你會發現,雖然 A 公司的本益比(20 倍)遠低於 B 公司(50 倍),看起來比較「便宜」。但一旦把「成長性」納入考量,B 公司的 PEG (1.25) 反而比 A 公司 (2) 更具吸引力!

    三、PEG 的靈魂與詛咒:「G」到底怎麼來?

    看到這裡,你一定發現了 PEG 指標的關鍵——一切的成敗,都取決於分母「G (預估盈餘年成長率)」的準確性。

    這個「G」,正是 PEG 的靈魂,也是它的詛咒。因為「過去的本益比」是客觀事實,而「未來的成長率」卻是主觀預測。

    那麼,這個「G」通常從哪裡來?

    1. 券商分析師的預估: 國內外券商的研究報告,會提供未來 1-3 年的 EPS 預估值。

    2. 公司經營層的指引: 公司在法說會上,會對未來的營收與獲利提出展望。

    3. 基於過去的數據推算: 參考公司過去 3 年或 5 年的平均盈餘成長率。

    【專家警告】 「G」的預估,正是投資的藝術所在。你的「G」和我估的「G」不同,得出的 PEG 就會截然不同。因此,在使用 PEG 時,你必須對「G」的來源抱持健康的懷疑,並形成自己的一套判斷邏輯,千萬不要盲目地代入任何單一來源的數字。

    四、實戰演練:用 PEG 分析 AI 龍頭 Nvidia (NVDA)

    讓我們用一個 2025 年最活生生的例子,來感受 PEG 的威力。 AI 晶片龍頭輝達 (Nvidia),其本益比長期維持在 60-80 倍的驚人水平。如果只看本益比,任何傳統的價值投資者都會被直接嚇跑。

    但讓我們試著用 PEG 的視角來看:

    • P (Price/Earning Ratio): 假設 Nvidia 當前的本益比是 70 倍。

    • G (Growth Rate): 由於 AI 伺服器需求大爆發,華爾街分析師普遍預估,Nvidia 未來 3-5 年的盈餘年複合成長率 (CAGR) 高達 60%。

    Nvidia 的 PEG = 70 (PE) ÷ 60 (G) ≈ 1.17

    神奇的事情發生了! 一個本益比高達 70 倍、看似「貴到天上」的股票,透過 PEG 的檢視,其估值竟然落在了「相對合理」的區間。這就是 PEG 幫助我們「理解高本益比背後邏輯」的強大之處。

    五、PEG 多少才合理?彼得林區的投資智慧

    根據彼得·林區等投資大師的觀點,PEG 的判讀標準如下:

    PEG 倍數 代表股價 投資策略
    < 0.75 可能被低估

    積極尋找買進機會

    ≈ 1 合理

    一家公司的本益比,應與其成長速度相當

    > 1.2 可能被高估

    需警惕,或評估是否有超乎預期的成長潛力

    六、使用 PEG 選股的「三大守則」

    1. 守則一:專注於真正的「成長股」 PEG 是為成長股量身打造的武器。請不要拿它去評估中華電信、台泥這類獲利穩定、但成長緩慢的「價值型」或「定存型」股票,那會完全失準。

    2. 守則二:對「G」保持健康的懷疑 再次強調,成長率是預估出來的。當你看到一個低於 0.5 的超低 PEG 時,你該思考的不是「撿到寶了」,而是「市場是不是認為這個超高成長率 G,根本無法持續?」

    3. 守則三:不要只看 PEG,務必搭配基本面 PEG 是一個「估值」工具,而不是「選股」工具。在你使用 PEG 之前,你必須已經完成了對這家公司基本面的研究,確認它擁有強大的護城河、健康的財務狀況與優秀的管理層。PEG 是你選定好公司後,用來「尋找好價格」的最後一道程序。

    結論: 本益成長比 (PEG),是介於「價值」與「成長」之間的完美橋樑。它教會我們,不要輕易地為任何股票貼上「太貴」或「太便宜」的標籤。

    它不是一個能給你標準答案的魔法數字,而是一個能引導你進行更深層思考的框架。它迫使你去探究一家公司高本益比背後的「成長故事」,並判斷這個故事的真實性。當你學會了活用 PEG,你就掌握了在眾人恐懼時發現機會、在眾人貪婪時保持冷靜的強大武器。

    分享至 Facebook Twitter Pinterest LinkedIn Tumblr Telegram Email
    美股攻略姐
    美股攻略姐

    五年美股投資經驗的上班族,擅長整理入門必懂知識。

    相關文章

    【MBS 是什麼?】不動產抵押貸款證券完整解析:一篇看懂風險、ETF 投資與次貸危機 (2025 最新)

    1755568172

    【債務協商是什麼?】一篇看懂流程、條件與利率,走出卡債困境的自救指南

    1755221808

    【BDI 指數是什麼?】看懂全球經濟最誠實的心電圖 (附 BDI 指數查詢、與航運股關係解析)

    1755135241
    最新文章

    【EBITDA 是什麼?】一篇看懂稅前息前折舊攤銷前獲利 (附公式、EBIT 差異與巴菲特觀點)

    1754708677

    【2025 日本刷卡推薦】最強日本旅遊信用卡是哪張?7 張神卡回饋/優缺點/通路全攻略

    1754357395

    【本益比多少合理?】PE Ratio 完整教學:一篇看懂如何評估股票貴不貴 (2025 最新)

    1754270892

    8月「魔咒」再現?歷史數據揭露:那斯達克表現「第二差」,科技巨頭「面臨考驗」!

    1754039504
    推薦資訊
    美股動態

    【Onlyfans 信用卡推薦 (2025 最新)】一篇搞懂訂閱教學、費用及無信用卡支付方式

    1752198253

    在 IG、X (Twitter)、YouTube 之外,一個名為 OnlyFans 的英國社群平台,正以驚人的速度席捲全球。它不僅讓創作者找到新的收入模式,也讓粉絲能以最直接的方式支持自己喜愛的人物。但對於台灣用戶來說,這個全英文、以美金計價的平台,要如何訂閱?刷哪張信用卡才最划算?會不會有什麼風險?

    新「矽谷銀行」浮現!科技億萬富翁打造「Erebor」,專攻「新創與加密幣」市場!

    1751525378

    川普「變臉」!結束與加拿大貿易談判,砲轟「數位服務稅」!

    1751077431

    「106億美元」天價詐騙!美史上最大醫保案「曝光」,11名東歐人被控「跨境洗錢」!

    1751075443
    全球財智新起點,投資者的首選夥伴
    About Us

    USMarket360.com 專為台灣及全球繁體中文用戶打造,提供台股、美股、基金、期貨等投資資訊與服務,助您掌握市場趨勢,探索全球投資機會。

    法律聲明: 本網站不保證資訊的準確性、完整性或即時性,使用前請詳閱條款並自行評估風險。

    Email Us: contact@usmarket360.com

    X (Twitter) YouTube
    財富之路,從此展開

    輝達「下殺近4%」!單日市值「蒸發1,550億」,財報前夕「獲利了結」潮湧現!

    1755655340

    【2025 最新學費信用卡推薦】一篇看懂回饋、0 利率分期與行動支付攻略

    1755651607

    【MBS 是什麼?】不動產抵押貸款證券完整解析:一篇看懂風險、ETF 投資與次貸危機 (2025 最新)

    1755568172
     

    美銀「警示」:超大型股主導時代「可能已結束」!歷史重演?Fed降息、市場復甦是關鍵!

    1755566441

    【PEG 是什麼?】本益成長比完整教學:用彼得林區的估值神器,看懂成長股貴不貴

    1755480573

    輝達「市值直衝4.4兆」!AI晶片「絕對壟斷」,高毛利率超越蘋果、微軟!

    1755479119
    © 2025 Usmarket360 usmarket360.com 版權所有。 未經授權,不得轉載
    • 關於我們
    • 聯絡我們
    • 隱私政策
    • 法律宣告
    • 複利計算機

    在上面鍵入並按 回車 進行搜尋,鍵入 Esc 取消搜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