雖然總體營收獲利優於預期,但「關鍵的軟體部門銷售比預期差」,導致盤後股價一度「重挫6%」! 這也澆熄了市場對AI帶動大型主機需求的「樂觀看法」!
這到底是怎麼回事? 為什麼在AI這麼熱門的當下,IBM的軟體營收反而「不如預期」? 難道客戶真的把支出「優先放在硬體上」嗎? 而IBM執行長口中的「理性的監管環境」和「合理的併購交易」,又會為IBM的未來帶來什麼? 讓我們一起來深入解析這場關於「IBM財報」的「市場震盪」!
IBM財報「冰火兩重天」!總體營收獲利亮眼,軟體卻「不如預期」,盤後股價「重挫6%」!
這絕對是今天科技產業和美股市場最「值得關注」的財報表現之一!
-
總體營收獲利「優於預期」: IBM(IBM-US)第二季營收獲利「優於華爾街預期」! 營收達到169.8億美元,高於分析師預測的165.9億美元;EPS更是來到2.80美元,也優於分析師預估的2.64美元。 上季營收年增近8%,從第一季的不到1%加速,包含併購相關費用的淨利,從去年同期的18.3億美元增加到21.9億美元,折合每股2.31美元。 從這些數據來看,IBM的整體表現似乎「相當不錯」!
-
「軟體營收」表現「不如預期」: 然而,問題就出在「軟體部門」! 雖然軟體營收成長約10%至73.9億美元,但卻「不如分析師預估的74.3億美元」。 包含Red Hat的混合雲端營收成長16%。 軟體部門的毛利率為83.9%,也略低於分析師所估的84%。 執行長Arvind Krishna更直接點出:「客戶把支出優先放在硬體上。」 這也說明,即使AI熱潮,客戶在軟體方面的支出,並沒有像硬體那樣「爆發性成長」。
-
盤後股價「重挫6%」: 由於主要的軟體部門銷售比預期差,澆熄了市場對人工智慧(AI)帶動大型主機需求的「樂觀看法」,導致IBM周三(23日)盤後一度「重挫6%」! 截至截稿前,IBM周三盤後下跌5.16%。 這種「冰火兩重天」的財報表現,讓市場對IBM的未來前景,產生了「新的疑慮」。
「地緣政治、聯邦支出」影響「客戶謹慎」!但「顧問、基礎設施」成「亮點」!
在軟體部門表現不佳的同時,IBM也面臨一些「宏觀環境的挑戰」,但也有些「意外的亮點」!
-
「客戶態度更謹慎」: IBM執行長Arvind Krishna在財報電話會議中說:「雖然地緣政治緊張不是最主要的原因,但的確讓少數客戶態度變得更謹慎。」 這也顯示,全球經濟和政治環境的「不確定性」,確實影響了企業的「IT支出意願」。
-
「聯邦支出限制」: 他也提到:「美國聯邦支出上半年也受到一定程度的限制,但我們認為這不會是長期阻力。」 這也說明,政府部門的採購,也受到了一些「短期影響」。
-
顧問營收「表現突出」: 儘管如此,IBM的「顧問營收」卻是「表現突出」! 顧問營收成長近3%至53.1億美元,比分析師預估的51.6億美元還好。 這也顯示,企業在數位轉型和AI導入方面,對「專業顧問服務」的需求仍然強勁。
-
基礎設施營收「超越預期」: 更值得注意的是,「基礎設施營收」成長14%至41.4億美元,超越分析師預期的37.5億美元! 這也印證了執行長所說的「客戶把支出優先放在硬體上」! 數據中心、大型主機等基礎設施的升級需求,在AI時代確實呈現「強勁增長」。
-
新一代z17主機、收購Hakkoda: IBM在第二季發表了「新一代z17電腦主機」,並「收購了資料和AI顧問業者Hakkoda」。 這些舉措,都顯示IBM正在積極「佈局AI和數據業務」,希望能夠抓住市場的「新機會」。
生成式AI訂單「持續成長」!IBM展望「樂觀」,看好「合理併購」前景!
儘管短期面臨挑戰,但IBM對「生成式AI業務」和「未來發展」,仍然抱持「樂觀態度」!
-
生成式AI訂單「75億美元」: Krishna表示,IBM「生成式AI訂單成立以來的業績已經達到75億美元」,從4月的60億美元繼續成長! 這也說明,生成式AI作為新興領域,正在為IBM帶來「實質的業務增長」!
-
全年自由現金流「與預期相當」: 財測方面,IBM預估2025全年的自由現金流將為「135億美元」,與4月的預期相當。 穩定的現金流,也為IBM的未來發展提供了「堅實的基礎」。
-
全年營收預估成長5%: 此外,全年以固定匯率計算的營收預估成長「5%」,且預期將有「更多的交易」。 這也顯示IBM對未來的「營收增長」保持信心。
-
看好「理性的監管環境」與「合理併購」: Krishna甚至說:「根據過去四個月以來看到的狀況,我們非常樂觀認為現在已經進入理性的監管環境,合理的併購交易將在合理的時間內獲得批准。」 這番話,也透露出IBM對於未來透過「併購」來強化其「技術實力」和「市場地位」的「積極意圖」!
IBM股價「今年飆漲28.22%」!遠勝標普500,未來表現「值得關注」!
儘管盤後股價重挫,但從長期來看,IBM的股價表現仍然「相當亮眼」!
-
今年迄今「上漲28.22%」: IBM周三收在每股282.01美元,今年來到周三收盤為止共「上漲28.22%」,遠勝標普500同期約8%的漲幅! 這也說明,即使軟體部門短期不如預期,但市場對IBM在AI、混合雲等領域的「轉型努力」,仍然給予了「高度肯定」。
總結來說,IBM第二季財報呈現「冰火兩重天」的景象! 儘管總體營收獲利「優於預期」,但由於「軟體營收遜色」,澆熄了市場對其AI相關業務的「樂觀預期」,導致盤後股價「重挫6%」! 執行長也坦言「地緣政治緊張」和「聯邦支出限制」影響客戶態度,且客戶「優先把支出放在硬體上」。 然而,顧問和基礎設施營收表現亮眼,生成式AI訂單也持續成長,且IBM對未來「合理併購」前景「樂觀」。 儘管短期波動,但IBM今年股價仍然「大幅上漲」,遠勝大盤。 未來,IBM能否在AI時代,透過「軟硬兼施」的策略,克服挑戰,實現「持續增長」,將是市場「密切關注的焦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