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據上週末(4 月 26 日左右)市場傳出的各種消息和評論,這週的 台股 看點依然不少!
台股反彈後,這週要挑戰哪個「缺口」?補漲行情有戲嗎?
上週 台股反彈 有感,市場氣氛確實比之前好多了。有法人就分析說,這可能跟 美國總統川普 對中國的 關稅態度 似乎有軟化的跡象有關(儘管他老兄的說法常常來回不一,但至少當下讓大家沒那麼恐慌了)。
法人認為,雖然 川普關稅 這件事後續說不定還會有很多變數,但最恐慌的階段可能已經過去了。而且你看看,之前很多國家的股市在經歷那波跌勢後都已經陸續回升反彈了,台股 相對來說還有點「落後補漲」的空間!所以這週是有機會往上走的!
不過,還是要留個心眼!市場上各種 不確定性 還是交織在一起(像是政策變化、經濟數據等等),再加上這週三(5 月 1 日)遇到勞動節休市一天,交易日變少,量能可能受影響,這些因素都可能讓這週的 台股行情 走得比較「搖擺」,上沖下洗都有可能,心臟要大顆一點!
技術面:挑戰「清明缺口」!在技術分析上,清明節前後常被視為一個觀察變盤的時間點,如果之前因為恐慌或其他因素在那個時間點跳空下跌,形成一個技術上的「缺口」,那後續如果股價能反彈回補甚至站上這個缺口,通常會被視為一個多頭比較強勢的信號。所以這週 台股 能不能站穩、甚至回補甚至突破那個「清明缺口」,是技術派投資人會觀察的 市場展望 重點之一。
【個股焦點】廣達 (2382):不只 AI 伺服器夯,董座親曝「轉型」大計!
這兩年因為 AI 伺服器 整個紅翻天,讓「廣達」(2382)這家公司受到前所未有的關注!上週五(4 月 26 日),廣達董事長林百里 出席了集團的週年慶活動,又釋出了一些關於 AI 和 廣達 未來發展的重要訊息!
林百里 董座對 AI 的發展非常看好,他提到 AI 的發展有 7 個階段,目前正處於快速成長的第二階段。而且,今年輝達(NVIDIA)推出的新一代 AI 晶片——GB200 和 GB300,他認為未來規模會比現在的 H100 或 H200 更進一步擴大!哇,這對像廣達這樣主要的 AI 伺服器代工廠 來說,當然是個大利多!
但除了繼續在 AI 伺服器代工 領域耕耘,林百里 董事長也強調,廣達 正在從單純的「代工製造」往「自主研發」轉型,而且要朝向更「國際化」的佈局前進!這點非常重要,代表廣達不只是等客戶給單照著做,而是要自己投入技術研發,提升產品的附加價值,擺脫純代工毛利低的宿命,往更上游或更多元的領域發展。這也是為什麼市場對 廣達 的未來充滿期待的原因之一。
貨櫃三雄注意?海運「運價指數」連跌,但長榮總經理給了「審慎樂觀」!
再來看看最近走勢常常很戲劇化的 貨櫃海運 族群!上週五(4 月 25 日),上海航交所 公布了最新一期上海出口集裝箱運價指數 (SCFI),結果是「連兩跌」!指數下跌了 22.74 點到 1347.84 點,跌幅 1.66%。這數據看起來,好像 貨櫃海運 市場又有點吹冷風的感覺?
有 貨攬業者(幫客戶安排貨物運輸的公司)就指出,目前從中國到美國的貨量確實有減少,大約掉了四成!市場上觀望氣氛也蠻濃厚的。這可能跟之前的紅海繞道利多鈍化、以及整體的貿易需求有關。
不過,就在同一天(4 月 25 日),貨櫃航商長榮(2603)召開了法說會。長榮的總經理吳光輝怎麼說呢?他坦承,今年(2025)的市場能見度確實不如往年那麼清楚,特別是泛太平洋航線(亞洲到北美這條最主要的航線)。但是,他用了「審慎樂觀」這四個字來面對,認為「沒有悲觀的空間」!
為什麼可以「審慎樂觀」?一個很重要的原因就是「長約」!長榮總經理表示,他們跟大型零售商的北美線長約已經簽完了,預計到四月底,跟中小客戶的長約也會簽完。要知道,跟這些大客戶簽訂海運長約,代表著未來一段時間內比較穩定的貨量和運價收入,可以降低受到現貨市場運價波動的影響。所以,雖然短期的 運價指數 SCFI 有點壓力,但大型航商靠著長約,基本盤還是有的。這也是為什麼他會說「沒有悲觀空間」的底氣所在。(這裡強調長約的重要性)
京元電 (2449):不只下半年半導體景氣回升,還要蓋「海外廠」!
再來看到 半導體 產業鏈下游的 IC 測試 大廠——京元電(2449)!他們最近上傳了最新的營業報告書,透露了一些好消息和未來規劃!
京元電董事長李金恭指出,他對今年(2025)下半年半導體產業景氣 回升非常樂觀,預計公司今年的營收可以「大幅成長」!這也印證了之前市場對 半導體產業 經歷庫存調整後,有望在今年下半年迎來復甦的看法。
更值得注意的是,京元電 董事長還預告了一個「大亮點」:他們將會回應客戶的期待,在「海外建立生產基地」!目的是要實現「T+1 的佈局」,並且分散供應鏈據點!
什麼是「T+1 的佈局」?通常指貼近客戶端或主要市場的生產模式,例如在美國或墨西哥設立據點,就可以更快地服務北美客戶,節省運輸時間,實現更有效率的供應鏈。在當前全球 供應鏈分散、地緣政治風險升高的背景下,這種在海外建立生產基地的動作,是很多台灣 半導體 相關廠商正在進行的策略,目的是為了更貼近重要客戶、降低集中在單一地區的風險,也是爭取新訂單的重要條件!所以京元電這個規劃,顯示了他們對應對產業變化和客戶需求的積極態度。
嚴防「洗產地」!輸美國貨品要多一張「MIT 聲明書」了!
最後一個跟貿易管理有關的重要消息!上週五(4 月 25 日),經濟部 公告了一個新規定,而且是針對「輸美國貨品」的!
這是為了要嚴防不肖業者「洗產地」!也就是說,有些不屬於台灣製造的貨品,可能透過各種手法偽裝成「台灣製造 (MIT)」再出口到美國,藉此規避一些關稅或貿易障礙。
為了防止這種情況,經濟部 決定從 114 年 5 月 7 日(也就是 2025 年 5 月 7 日)開始,所有出口人要出口「我國產製 (MIT) 貨品」到美國的時候,都要簽具一份「輸美國貨品原產地聲明書」,自己保證這些貨品的原產地確實是台灣!這個規定是基於貿易管理的需要,確保台灣出口到美國的商品身份是清楚誠實的。這也再次提醒大家,在現在這個全球貿易規則越來越複雜的時代,關於原產地的認定和聲明,變得越來越重要了!
本週台股展望:機會與挑戰並存,密切關注這幾個點!
總的來看,這份 4 月 28 日 的 台股盤前 報告,為我們揭示了新一週的市場可能是機會與挑戰並存的一週。
台股 上週的反彈,顯示市場恐慌緩解和 補漲 動能的存在,有望挑戰技術性的「清明缺口」。但 川普關稅 後續的變數、勞動節休市帶來的交易日減少、以及其他總體 不確定性,都可能帶來波動。
個別公司方面,廣達 在 AI 伺服器 熱潮之外,強調「自主研發」和「國際化佈局」,顯示了長期轉型的決心。貨櫃航運 雖然短期 運價指數 有壓力,但像 長榮 這樣的公司靠著「長約」,基本面相對穩健。而 京元電 對 半導體景氣 下半年的樂觀預期,以及積極的「海外生產基地」和「供應鏈分散」規劃,也為相關族群帶來了新的想像空間。最後,針對 輸美國貨品 的「原產地聲明書」新規定,則提醒了大家貿易管理的複雜性。
進入新的一週,除了繼續關注國際上的政策動態、全球經濟數據之外,像 廣達、京元電 這些指標性公司的後續表現,以及貨櫃海運 的實際運價和貨量變化,都會是市場的焦點。
投資總是有風險,在這些機會與挑戰交織下,保持謹慎、做好功課、彈性應對,是迎接新一週台股開盤最重要的心法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