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到了每年五月,那個讓所有上班族既期待又怕受傷害的報稅季。面對國稅局寄來的稅額試算通知書,你是不是也常常在「一般扣除額」的欄位前感到猶豫不決?
到底,我該選擇最方便省事的「標準扣除額」,直接享受政府給定的固定折扣?還是該挑戰看看,花點時間整理單據,選擇「列舉扣除額」,來爭取最大的節稅空間?
這個看似複雜的選擇題,其實只是一道簡單的數學題。
一、扣除額的兩大路口:標準或列舉,你只能二選一
首先,你必須理解一個核心觀念:在「一般扣除額」這個項目中,「標準扣除額」與「列舉扣除額」是互斥的,你只能二選一。
讓我們用「餐廳點餐」來比喻:
-
標準扣除額 (Standard Deduction):
-
就像是餐廳提供的「商業午餐套餐 (Set Meal)」。
-
價格固定、菜色配好,不用傷腦筋。你只要選擇它,就能直接享有一個固定的扣除金額,完全不需要提供任何證明文件。
-
-
列舉扣除額 (Itemized Deduction):
-
就像是餐廳的「單點菜單 (A La Carte)」。
-
你需要自己看菜單,把你這一年來符合規定的花費(如:捐款、保險費、醫藥費、租金等)一項一項加總起來。總金額越高,節稅效果越好,但需要保留相關單據作為證明。
-
【2026 年報稅最新「套餐」價格】 根據財政部最新公告,2026 年 5 月申報 2025 年度所得稅時,「標準扣除額」的金額為:
-
單身者:13.8 萬元
-
與配偶合併申報者:27.6 萬元
這個數字,就是你是否要挑戰「單點」的「決勝門檻」!
二、「列舉扣除額」有哪些菜色可以單點?
如果你的「單點」項目總金額,能超過上述的「套餐價」,那選擇列舉扣除額就絕對划算。以下是六大最主要的「菜色」:
單點菜色 (列舉項目) | 金額上限 (每申報戶) | 關鍵注意事項 |
1. 捐贈 (Donations) | 個人綜合所得總額的 20% |
需捐給合法的教育、文化、公益、慈善機構。 |
2. 人身保險費 (Insurance) | 每人最高 2.4 萬元 |
本人、配偶、受扶養「直系」親屬的保費皆可。健保費無上限! |
3. 醫藥及生育費 | 無上限 (核實認列) |
CP 值最高的項目! 須為公立、健保特約醫院診所的費用。已獲保險理賠的部分不可列舉。 |
4. 災害損失 | 無上限 (核實認列) |
需有國稅局勘查後發給的證明文件。 |
5. 購屋借款利息 | 最高 30 萬元 |
需為自用住宅,且「租金支出」與「購屋利息」只能二選一。 |
6. 房屋租金支出 | 最高 19 萬元 |
租屋族大利多! 需檢附租賃契約、付款證明,且不得與「購屋利息」重複申報。 |
三、我該選哪個?30 秒快速檢測你的節稅潛力
別再猶豫了!拿出紙筆或打開計算機,跟著下面的清單,花 30 秒就能算出你的答案:
【我的年度列舉扣除額估算表】
-
房屋租金支出: (你的月租金 × 12 個月,最高填 190,000)
金額:__________
-
人身保險費: (你+配偶+扶養親屬,每人保費上限 24,000)
金額:__________
-
健保費: (你+所有眷屬的全年健保費總額,無上限!)
金額:__________
-
醫藥費: (去年所有「未獲保險理賠」的醫療單據總額)
金額:__________
-
捐贈金額: (去年所有捐款收據總額)
金額:__________
>>>>> 將以上五項金額相加,你的「單點」總金額為:__________ 元
【最終決策】
-
如果你的總金額大於「標準扣除額」(單身 13.8 萬 / 夫妻 27.6 萬)
-
恭喜你!請務必選擇「列舉扣除額」,能幫你省下更多稅!
-
-
如果你的總金額小於「標準扣除額」
-
請選擇「標準扣除額」,簡單方便,節稅效果也更好。
-
四、別忘了還有「特別扣除額」可以加!(2026 最新額度)
無論你前面選擇了「標準」還是「列舉」,下面這份「主廚招待 (Special Bonus)」——也就是「特別扣除額」,是所有人都可以額外再扣除的!
特別扣除額項目 |
2026 年最新額度 |
薪資所得特別扣除額 |
22.9 萬元 (最重要!) |
儲蓄投資特別扣除額 |
每戶最高 27 萬元 |
身心障礙特別扣除額 | 每人 22.9 萬元 |
教育學費特別扣除額 |
每人最高 2.5 萬元 (限扶養子女) |
幼兒學前特別扣除額 |
每名子女 15 萬元 (6 歲以下) |
長期照顧特別扣除額 | 每人 12 萬元 |
【重要提醒】保留單據,守護你的節稅權益
「可是報稅軟體都會自動帶入資料,我還需要留單據嗎?」答案是:絕對需要!
國稅局的系統,只能抓到有跟它連線的機構資料(如大型醫院、有登記的慈善機構)。但許多診所的醫藥費、小型機構的捐款、甚至是你的租金支出,系統是完全抓不到的!這些都需要你「手動」新增申報,並保留好單據,以備國稅局日後查核。
別因為一時的懶惰,而讓自己辛苦賺來的錢,平白無故地流進國庫!
結論: 選擇「標準扣除額」還是「列舉扣除額」,從來就不是一個困難的哲學問題,而是一個簡單的數學問題。
在報稅季來臨前,花個 10 分鐘,跟著本文的檢測清單,將你過去一年的主要花費加總計算,你就能立刻知道,哪種方式對你最有利。對於廣大的租屋族、醫療開銷較大的家庭、或是有固定捐款與保險習慣的人來說,多花一點時間「單點」,往往能為你省下一筆可觀的稅金,這絕對是你不能放棄的權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