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麼是年均複合成長率 (CAGR)?成長股的「體檢表」
年均複合成長率 (CAGR) 指的是在一段特定的時間內,某項投資或業務的年平均成長速度。簡單來說,它能告訴我們,從期初到期末,這段期間內平均每年的成長幅度是多少。對於想要尋找高成長潛力股的投資人來說,CAGR 絕對是一個不可或缺的分析工具。
CAGR 的核心概念:一段期間內的年平均成長速度
你可以把 CAGR 想像成,如果某項投資或業務每年都以相同的百分比成長,那麼要達到期末的價值,這個每年必須維持的成長率就是 CAGR。它提供了一個平滑化的年平均成長率,讓我們更容易看出長期的成長趨勢,而不會被單一年度的劇烈波動所影響。
CAGR 的重要性:評估成長股的關鍵指標
對於投資人而言,CAGR 是一個判斷成長股潛力的重要指標。透過計算公司的營收、獲利、用戶數等關鍵指標的 CAGR,我們可以了解公司在過去一段時間內的平均成長表現,並以此來推估其未來的成長潛力。一個持續且穩定的高 CAGR,往往意味著公司正處於快速發展的階段,可能為投資人帶來豐厚的回報。
年均複合成長率 (CAGR) 公式拆解:簡單易懂的計算教學
CAGR 的計算公式其實並不複雜,只需要期初價值、期末價值以及經過的年數,就能輕鬆計算出來:
年均複合成長率 (CAGR) = (期末價值 ÷ 期初價值) (1 ÷ 年數) – 1
CAGR 的計算公式:一看就懂
公式中的各個元素代表的意義如下:
- 期末價值: 指的是在計算期間結束時的價值。
- 期初價值: 指的是在計算期間開始時的價值。
- 年數: 指的是計算期間的總年數。
投資人角度範例:計算股票投資的 CAGR
假設你在 2018 年 3 月用 10,000 元投資了一檔股票,到了 2021 年 3 月,你的股票市值成長到了 19,500 元。這段期間總共經過了 3 年,那麼這 3 年的 CAGR 為:
CAGR = (19500 ÷ 10000)(1 ÷ 3) – 1 = (1.95)0.3333 – 1 ≈ 1.2493 – 1 = 0.2493 = 24.93%
這表示在這 3 年的投資期間,你的資產價值平均每年成長了 24.93%。
公司角度範例:計算公司稅後淨利的 CAGR
假設 A 公司在 2019 年至 2021 年的稅後淨利如下:
- 2019 年稅後淨利 = 20,000 元
- 2020 年稅後淨利 = 18,000 元
- 2021 年稅後淨利 = 25,000 元
要計算這 3 年的稅後淨利 CAGR,我們以 2019 年為期初,2021 年為期末:
CAGR = (25000 ÷ 20000)(1 ÷ 3) – 1 = (1.25)0.3333 – 1 ≈ 1.0772 – 1 = 0.0772 = 7.72%
這表示 A 公司這 3 年的稅後淨利,平均每年成長了 7.72%。
為什麼要使用年均複合成長率 (CAGR)?避免單一年成長率的誤導
在評估一間公司的成長表現時,如果只看單一年度的成長率 (Year-over-Year, YoY),可能會因為短期波動而產生誤判。讓我們繼續以 A 公司為例:
單一年成長率的局限性:容易受到短期波動影響
- A 公司 2019 年至 2020 年的稅後淨利成長率:(18000 - 20000) ÷ 20000 × 100% = -10%
- A 公司 2020 年至 2021 年的稅後淨利成長率:(25000 - 18000) ÷ 18000 × 100% ≈ 38.89%
從上述計算結果可以看出,如果只看單一年度的成長率,會發現 A 公司在 2020 年的成長率是 -10%,而在 2021 年的成長率卻高達 38.89%。這種劇烈的波動,讓我們難以對公司的整體成長趨勢做出清晰的判斷。
CAGR 的優勢:評估「一段時間」的平均成長速度
CAGR 的好處就在於,它可以評估公司在「某段時間」內平均的成長速度,消弭了單一年度波動的影響,讓我們能夠更清楚地了解公司長期的成長趨勢。就像我們前面計算的,A 公司在 2019 年至 2021 年的 CAGR 為 7.72%,這更能代表公司在這 3 年期間的平均成長表現。
適用情境:評估新創公司或獲利不穩定的公司
當一間公司正處於快速成長的階段,或者公司成立時間較短,獲利可能還不穩定時,單一年度的成長率可能會出現較大的波動,這時使用 CAGR 這個指標來評估,就能較容易看出公司在某段時期的平均成長率。因此,CAGR 常用來評估新成立或是獲利較不穩定的公司,許多投資人也會用這個指標來評估成長股。
CAGR vs. IRR 大不同!釐清兩種報酬率指標的差異
年均複合成長率 (CAGR) 和內部報酬率 (Internal Rate of Return, IRR) 都是評估投資報酬率的指標,但它們之間存在著重要的差異。
CAGR:單筆投入的年化報酬率
CAGR 主要用於計算一段期間內,單筆投入資金的年化報酬率。它只考慮期初投入的金額和期末獲得的總金額,並計算出這段期間平均每年的成長率。
IRR:多筆現金流的年化報酬率
與 CAGR 不同的是,內部報酬率 (IRR) 可以計算一段期間內,多筆現金流不斷進出後的年化報酬率。IRR 會考慮到每一筆現金流發生的時間點,並計算出一個能使所有現金流入的現值等於所有現金流出的現值的折現率。因此,IRR 更能反映複雜現金流的真實報酬情況。
舉例來說,CAGR 可以計算你在某一年投入的 10,000 元,10 年後成長至 50,000 元的年化報酬率。而 IRR 則可以計算你在某一年投入 10,000 元後,第 3 年又投入 20,000 元,第 5 年領出 10,000 元,10 年後總共成長至 50,000 元的年化報酬率。IRR 會考慮到不同時間點現金流的時間價值。
重點總結:單筆 vs. 多筆現金流
簡單來說,CAGR 適用於評估單筆投入且最終一次性取回的投資,而 IRR 更適合處理多筆現金流在不同時間點進出的情況,例如儲蓄險、定期定額基金等。
年均複合成長率 (CAGR) 的優點與限制:投資決策前的考量
了解 CAGR 的優缺點,能幫助我們更明智地運用這個指標進行投資分析。
CAGR 的優點:
- 快速比較:可以快速比較不同投資標的在相同期間內的年化報酬率,方便投資人進行選擇。
- 平滑波動:相較於單一年成長率,CAGR 較不受短期劇烈的成長波動影響,更能反映長期的平均成長趨勢。
- 常用於成長股評估:特別適合評估那些成長波動較大的投資標的或新興公司。
CAGR 的限制:
- 過去不等於未來:即使過去的 CAGR 很高,也不代表未來一定會以相同的速度成長,投資人不能僅憑過去的 CAGR 就判斷未來的表現。
- 忽略期間波動性:CAGR 只計算期初和期末的價值,無法看出期間內實際的成長波動情況,例如某公司可能在某幾年成長非常快速,但在其他年份卻停滯不前,但其 CAGR 可能與另一間穩定成長的公司相近。
- 假設複利成長:CAGR 的計算假設每年都以相同的複利成長率成長,但這可能與公司的真實營運狀況有所差距,實際的成長軌跡往往不是一條平滑的曲線。
- 僅適用於單筆投入:CAGR 只考慮期初的單筆投入,如果投資過程中有多筆現金流入或流出,應該使用 IRR 等更適合的指標來計算報酬率。
- 未考量風險:CAGR 的計算沒有將投資的風險納入考量。高 CAGR 的投資標的可能也伴隨著較高的風險。建議投資人可以搭配其他風險調整後的報酬指標,例如夏普比率 (Sharpe Ratio),來更全面地評估投資績效。
如何解讀 CAGR 的數值高低?不同產業的成長性差異
CAGR 的數值高低並沒有絕對的好壞,需要根據不同的產業和公司的發展階段來判斷。一般來說,新興產業或處於高成長階段的公司,其 CAGR 通常會比較高。例如,在台灣的科技產業,特別是像人工智慧、電動車、綠能等熱門領域,一些領先公司的營收 CAGR 在過去幾年可能達到 20% 甚至更高。而一些成熟的產業,例如傳統製造業或公用事業,其 CAGR 可能就相對較低,可能在個位數百分比。因此,在評估 CAGR 時,務必將其與同產業的平均水平以及公司的歷史表現進行比較,才能得出更有意義的結論。
根據市場研究機構的數據顯示,近年來台灣上市櫃公司的整體營收 CAGR 大約落在 5% 至 10% 之間,但不同產業的差異很大。例如,半導體產業由於技術領先和市場需求強勁,部分公司的 CAGR 可能超過 15%。而傳統產業則可能在 3% 至 7% 之間。因此,投資人在分析 CAGR 時,應該針對自己關注的產業進行更深入的研究,了解該產業的平均成長水平,才能更準確地判斷個別公司的成長性。
CAGR 在股票投資中的應用:尋找高成長潛力股
在股票投資中,CAGR 是一個非常有用的工具,可以幫助我們尋找具有高成長潛力的股票。我們可以計算公司過去幾年的營收 CAGR、獲利 CAGR、甚至是特定產品或服務的用戶數 CAGR,來判斷公司的成長速度是否符合我們的預期。例如,如果我們看好台灣某家雲端服務公司的未來發展,我們可以計算其過去 3 年或 5 年的營收 CAGR,如果 CAGR 持續保持在較高的水平,例如 15% 以上,那麼這可能代表該公司正處於快速成長的軌道上,值得我們進一步研究其基本面和未來發展前景。
然而,投資人在使用 CAGR 進行選股時,也需要注意不要單獨依賴這個指標。高 CAGR 固然吸引人,但也可能伴隨著更高的風險。我們需要結合公司的財務狀況、競爭優勢、產業前景等多方面因素進行綜合分析,才能做出更全面的投資決策。
其他評估投資報酬率的方法:與 CAGR 的比較
除了 CAGR 之外,還有其他一些常用的評估投資報酬率的方法,讓我們透過下表來比較一下它們的差異:
中文 | 現金流差異 | 重點特色 | 使用情境 |
---|---|---|---|
ROI (總投資報酬率) | 單一筆資金投入 | 計算簡單且單筆的投資報酬率 | 單次投入股票、其他投資項目 |
CAGR (年均複合成長率) | 單一筆資金投入 | 計算一段期間內的年平均成長率,評估投資在一段期間內的年平均報酬率 (最初一次資金投入,到最後資金取出) | 計算成長波動較大的投資標的 |
IRR (內部報酬率) | 多筆現金流在不同時間進出 | 計算複雜且多筆資金進出的投資報酬率 | 儲蓄險、定期定額基金、現金流較複雜的投資 |
TWRR (時間加權平均報酬率) | 多筆現金流在不同時間進出 | 每當有資金流入流出,便根據新投入資金,重新計算該期間報酬 | 可以和指數比較,衡量投資組合或基金經理人創造報酬的能力 |
MWRR (資金加權平均報酬率) | 多筆現金流在不同時間進出 | 同 IRR 的計算,指在考慮所有現金流入和現金流出的情況下,一個投資組合的內部報酬率 | 衡量投入時間內所得到的實際年化報酬率 (不能和指數比較) |
結論:善用 CAGR,提升你的投資決策力
年均複合成長率 (CAGR) 是一個簡單而實用的指標,能幫助我們快速評估公司或投資在一段時間內的平均成長速度。對於想要尋找高成長潛力股的台灣投資朋友們來說,掌握 CAGR 的計算方法和應用技巧,絕對能提升你的投資決策力,讓你更有機會抓住未來的飆股!但同時也要記住 CAGR 的限制,並結合其他財務指標和基本面分析,才能做出更全面的判斷,在投資的道路上穩健前行!
表格整理:評估投資報酬率的方法比較
指標 | 適用現金流 | 重點 |
---|---|---|
ROI | 單筆 | 簡單計算總報酬 |
CAGR | 單筆 | 年均複合成長率 |
IRR | 多筆 | 內部報酬率 |
TWRR | 多筆 | 時間加權平均報酬率 |
MWRR | 多筆 | 資金加權平均報酬率 |
表格整理:CAGR 的優點與限制
優點 | 限制 |
---|---|
快速比較不同投資標的 | 過去不等於未來 |
平滑波動性 | 忽略期間波動性 |
常用於成長股評估 | 假設複利成長 |
僅適用於單筆投入 | |
未考量風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