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下可好了! 「轉運」的定義究竟是什麼? 如果在越南組裝,但用了中國原料的產品,會不會也面臨「懲罰性關稅」? 這對「鞋類業、服飾業」的全球供應鏈,又會帶來什麼樣的「衝擊」? 越南,這個曾經的「貿易避風港」,還能繼續當「世界工廠的替代選項」嗎? 讓我們一起來深入解析這場關於「越南關稅」的「供應鏈大考驗」!
這絕對是今天全球貿易和供應鏈領域最「重磅」的消息之一!
-
美越達成貿易協議: 據路透報導,美國與越南宣布達成貿易協議,關稅從原本預告的46%降到「20%」! 這個消息讓Nike (NKE-US)、愛迪達 (Adidas) 等在越南設廠的運動用品和服飾零售商股價當天聞訊上漲,一度讓業者「鬆了一口氣」!
-
川普宣布「轉運關稅」: 然而,好景不常! 美國總統川普周三(2日)表示,美國將對越南進口商品課徵20%關稅,但是從第三國透過越南「轉運」的商品關稅將「加倍到40%」! 這項「懲罰性稅率」,讓原本歡欣鼓舞的業者們「狂歡後滿頭問號」!
-
「轉運」定義不明確: 讓業者最「頭痛」的,就是這個「轉運」的定義! 路透報導,在越南的服飾和鞋子工廠「高度依賴從鄰近中國進口的原料」,包括紗線、聚脂纖維布料、鈕扣和拉鍊等。 目前「不清楚」,在越南組裝、但使用中國進口原料的產品,是否會面臨轉運關稅!
-
美財長「直指中國轉運」: 美國財長貝森特 (Scott Bessent) 周四 (3 日) 接受CNBC訪問時甚至表示,來自越南的「大量」貿易都是「從中國轉運過來的」! 這也顯示美國政府對「轉運問題」的「高度警覺」!
這種「模糊的定義」和「嚴格的懲罰」,讓許多將越南視為「替代生產基地」的企業,面臨「新的不確定性」!
轉運「認定爭議」!合法零件進口與非法「洗產地」混為一談?供應鏈恐「進一步中斷」!
對於「轉運」的認定,業界和學者都發出了「質疑」!
-
「嚴格來說,轉運是非法的」: 德拉瓦大學時裝與服裝系教授Sheng Lu指出:「嚴格來說,轉運是非法的」,通常指的是把主要在中國製造的產品運到越南,再為商品重新貼上越南製造的標籤後出口,這是一種「洗產地」的行為。
-
「使用外國零件是常見作法」: 但Lu也強調:「使用符合原產品規定的外國零件,卻是常見的作法。」如果把這兩種「截然不同的做法混為一談」,只會造成「更大的不確定性」,並可能導致「供應鏈進一步中斷」!
-
越南「兩難困境」: 對許多想降低對中國工廠依賴的企業來說,越南是他們的首選地。 然而,越南的製造業「高度依賴中國的零組件和原料」,這也是其地理位置和產業鏈結構的現實。 如果連使用中國原料的產品都算作「轉運」,那麼越南的「替代選項地位」將大受影響!
這也凸顯了川普政府在「貿易政策執行上」的「強硬和模糊」,讓企業在「供應鏈布局」上,面臨「巨大的挑戰」!
Nike、愛迪達「首當其衝」!越南是「主要生產地」,「替代選項」地位面臨考驗!
對於球鞋業和服飾業來說,這次的「轉運關稅」,無疑是「首當其衝」!
-
Nike、愛迪達「高度依賴越南」:
-
越南是Nike球鞋主要生產地,佔去年度運動鞋總產量的「50%」!
-
越南也是愛迪達最大供應國,佔去年總產量的「27%」! 這兩大運動品牌巨頭,對越南的生產依賴程度「非常高」!
-
-
業者「急於了解細節」: Nike表示正在「了解貿易協議細節」,愛迪達則「拒絕置評」。 這也反映了業者在面對「政策不明確」時的「焦慮」。
-
「越南還是好選項嗎?」: 德州Fort Worth的海關合規顧問Lila Landis說:「在潛在的轉運關稅之下,我認為許多進口商將開始提問,越南是不是還是一個良好的替代選項?」 這句話點出了許多企業的「共同疑問」!
-
「極具懲罰性」: Landis表示,雖然還不清楚具體會怎麼執行,但40%的轉運關稅可能「疊加在該產品適用的中國進口關稅之上」,因此「極具懲罰性」! 這將直接拉高產品成本,最終很可能「轉嫁給美國消費者」。
根據美國鞋類經銷商和零售商協會(FDRA),美國去年從越南進口2.74億雙鞋,該協會主張「沒有必要對越南加徵關稅」,警告此舉將「打擊美國消費者」!
「降幅令人失望」!關稅差距縮小,中國工廠「短期受益」?「非中供應鏈」難建立!
對於這次美越貿易協議的關稅降幅,也有業者表示「失望」!
-
「縮小與中國的關稅差距」: 供應鏈管理商ABC集團執行董事總經理Joe Jurken說:「越南關稅的降幅令人失望。」他表示,美國仍決定對越南徵收關稅,縮小了越南與中國之間的「關稅差距」,甚至可能讓一些品牌「寧可繼續與中國合作」,也不願換個供應商,因為「更換供應商耗時又花錢」!
-
中國工廠「短期受益」: Jurken甚至預測:「越南因為工廠不夠,產能不足,中國卻是產能過剩… 因此我們認為,中國工廠將在短期內受益。」 這也說明,川普的政策,反而可能意外讓一些「中國工廠」在短期內「獲得喘息空間」!
-
「終結不確定性」但「非中供應鏈」難實現: 不過,Raymond James分析師表示,定案的20%關稅稅率比市場擔心的25-30%稅率要好,某種程度上終結了不確定性。 但Cosmo Sourcing執行董事Jim Kennemer也坦言:「建立100%非中國供應鏈幾乎是不可能實現的。」 這句話道出了全球供應鏈的「現實與複雜性」!
總結來說,美國對越南祭出「40%轉運關稅」,無疑是今天全球貿易和供應鏈領域的「最大變數」! 儘管20%的關稅相對溫和,但「轉運的模糊定義」和「懲罰性稅率」,讓Nike、愛迪達等在越南大規模生產的業者「滿頭問號」! 這不僅可能「衝擊鞋類業、服飾業的供應鏈」,也讓越南作為「替代世界工廠」的地位面臨「嚴峻考驗」。 同時,這也可能意外讓部分品牌「回流中國生產」,或是讓中國工廠在短期內「受益」。 建立「完全非中國的供應鏈」幾乎是「不可能實現的任務」,這也顯示全球供應鏈的「牽一髮而動全身」! 投資人務必「密切關注」美國海關對「轉運」的具體執行細則,以及各品牌對供應鏈的「後續調整」,才能在這波「貿易政策衝擊」中,做出「明智的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