路透最新調查:美國經濟衰退機率飆升至45%
根據路透社在 4 月 14 日至 17 日對經濟學家進行的最新調查顯示,受訪專家普遍認為美國經濟前景不容樂觀,對未來 12 個月發生經濟衰退的機率判斷大幅提高。
創2023年12月以來新高,經濟前景蒙塵
高達 45% 的經濟學家預測美國在未來一年內將陷入經濟衰退,這個數字相較於上一次調查顯著上升,並創下了自 2023 年 12 月以來的最高水平。這項數據直接反映出經濟學家對美國經濟前景的擔憂正在加劇,為全球經濟蒙上了一層陰影。
川普政府新一輪關稅政策是主因
受訪專家一致認為,川普政府的新一輪關稅政策是導致美國經濟衰退機率飆升的主要原因。儘管川普近期宣布暫停部分對等關稅,但與中國等主要貿易夥伴的貿易戰升溫,已經嚴重打擊了企業信心,對整體經濟展望的提振作用有限。
關稅政策的負面影響:衝擊經濟成長與企業信心
關稅政策對美國經濟的負面影響,不僅僅體現在衰退機率的上升,更直接體現在經濟成長動能的減弱以及企業信心的下滑。
經濟成長動能顯著放緩:今年及明年預期大幅下修
調查結果顯示,經濟學家對今年美國經濟成長的預期僅為 1.4%,遠低於上月預估的 2.2%。明年成長預測也從 2.0% 大幅下修至 1.5%。這是自 2022 年 7 月以來,經濟學家對前景進行的最大單月幅度的下修。這反映出關稅對經濟活動的抑制作用正在顯現。
企業信心受嚴重打擊:近半數專家形容影響「極為負面」
所有 45 位受訪專家一致認為關稅政策對商業信心造成負面影響,近半數甚至形容這種影響是「極為負面」。企業信心的下滑,往往會導致企業減少投資和招聘,進而影響整體經濟的增長。
貿易政策缺乏明確方向,企業投資擴張趨於保守
ING 首席國際經濟學家 James Knightley 指出,貿易政策缺乏明確的方向,使得企業更保守看待投資與擴張計畫。在政策不確定性高的環境下,企業更傾向於觀望,而非積極投入資金進行新的項目。
通膨預期全面上修:限制聯準會降息空間
除了對經濟成長的擔憂外,調查也顯示市場對通膨的預期正在急速上升,這將對聯準會未來的貨幣政策產生重要影響。
CPI、核心CPI等通膨指標預期維持高位,甚至到2027年
調查顯示,市場預計消費者物價指數 (CPI)、核心 CPI,以及個人消費支出 (PCE) 物價指數和核心 PCE,在未來幾年都將維持在聯準會設定的 2% 目標之上,甚至有專家認為通膨可能直到 2027 年都難以回落。高通膨預期意味著物價壓力持續存在。
近六成基點的上修,是2023年3月以來最大單月變動
相較於上月,多數受訪者將今年的 CPI 預測值上調了近 60 個基點,這是自 2023 年 3 月以來最大的單月變動。這表明經濟學家對於通膨前景的看法在短短一個月內發生了顯著轉變。
高通膨壓力可能限制年底前降息次數
高漲的通膨壓力將限制聯準會採取寬鬆貨幣政策的空間。根據調查結果,經濟學家普遍認為聯準會在年底前最多僅有兩次降息的空間,相較於之前市場更樂觀的預期有所減少。
市場對聯邦基金利率預測分歧
儘管對降息次數的預期有所收斂,但市場對年底聯邦基金利率的預測仍存在分歧,約三分之二的受訪者認為會落在 3.75% 至 4.00% 或更高水準。
聯準會優先穩定物價而非完全就業
Vanguard 高級經濟學家 Kevin Khang 表示,關稅普遍存在可能導致通膨壓力持續升高,因此聯準會更有可能優先考慮穩定物價,而非追求完全就業。這也與聯準會主席鮑爾近期的表態一致。
就業市場仍具韌性:失業率溫和上升預期
儘管經濟成長預測遭到大幅下修,但就業市場的預測變化則相對溫和,顯示美國的勞動市場仍然具有一定的韌性。
失業率預測變化相對溫和,未來兩年小幅上升
調查預估,美國失業率今年平均為 4.4%,明年略升至 4.6%,相較目前的 4.2% 僅小幅上揚。這表明即使經濟成長放緩,預計不會立即導致大規模的失業。
儘管經濟成長放緩,勞動市場預計仍維持穩定
就業市場的相對穩定,為經濟提供了一定的支撐。然而,如果經濟衰退真正到來,就業市場也難以完全倖免。
潛在的金融風險與資產信心打擊:公債與美元避險地位受質疑
關稅政策帶來的不確定性和經濟前景的惡化,也引發了市場對於潛在金融風險的擔憂,並對美國資產的信心造成了打擊。
關稅政策不確定性已對經濟造成實質傷害
BNP Paribas 首席美國經濟學家 James Egelhof 指出,對關稅政策不確定性的擔憂,已對經濟造成實質傷害。這種不確定性不僅影響企業決策,也影響消費者的信心。
未來可能推高通膨並放大潛在金融風險
Egelhof 警告,未來的關稅政策可能進一步推高通膨,並放大潛在的金融風險。高通膨和經濟放緩的組合,可能對金融體系帶來壓力。
部分策略師質疑美國公債與美元的避險地位
此外,這些疑慮也對美國資產的信心造成打擊。根據路透社其他調查,部分策略師開始質疑美國公債與美元作為避險資產的地位。在傳統上,美國公債和美元在市場動盪時期被視為安全的避風港,但如果對美國經濟前景和政策走向的擔憂加劇,這種避險地位可能會受到挑戰。
給台灣投資人的建議:應對美國經濟衰退風險
路透社的最新調查為我們敲響了警鐘,美國經濟衰退的風險確實不容忽視。對於台灣的投資人來說,應積極應對這種潛在的風險:
- 密切關注美國的經濟數據和政策動向,特別是關於通膨、就業、經濟成長以及貿易政策的最新資訊。
- 評估自己的投資組合是否過於集中在與美國經濟高度相關的產業或資產,並考慮適時調整配置,降低風險敞口。
- 分散投資,不要將所有的資金都放在單一市場或資產類別,考慮投資於不同國家和具有防禦性的產業,例如必需消費品、醫療保健等。
總結:美國經濟衰退風險升高,投資者宜審慎應對
路透社的最新調查結果再次確認了市場對美國經濟前景的擔憂。川普政府的關稅政策及其帶來的不確定性,正在實質性地影響美國經濟的成長動能和企業信心,並推高通膨預期,限制聯準會採取寬鬆政策的空間。這些因素都使得美國經濟衰退的風險顯著升高。對於台灣的投資人來說,現在是時候重新檢視自己的投資組合,保持警惕,並採取謹慎的投資策略,以應對可能到來的經濟逆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