週五當天,標普500指數上漲了0.72%,收在5525.21點;而科技股集中的納斯達克綜合指數更是勁揚1.11%,收於17282.94點。這兩大指數都寫下了連續第四個交易日上漲的紀錄。相較之下,反映傳統產業為主的道瓊工業平均指數則表現平淡,勉強維持在紅盤,小漲0.01%,收報40113.50點。這再次凸顯了當前市場由科技股和成長型類股主導的分化格局。
回顧本週,美股主要指數從月初的拋售壓力中展現了令人矚目的復甦。雖然期間美中貿易談判進展時好時壞,市場訊息相當矛盾,但投資人似乎選擇將焦點放在其他地方,展現了驚人的市場韌性。
關稅訊號霧煞煞 科技股不買單
週五的市場訊息尤其令人困惑。一方面,《時代》雜誌刊登了前總統川普的專訪內容,他表示如果美國一年後對外國實施20%至50%的高額關稅,他會視為「徹底的勝利」。這番措辭強硬的言論,似乎與他本週稍早對部分關稅採取暫緩措施、語氣顯得較為溫和的態度相互矛盾。更令人摸不著頭緒的是,川普總統後來在空軍一號上對記者表示,除非「他們(中國)給我們(美國)一些東西」,否則美方不會取消對中國的關稅。這些相互衝突的訊號,理論上應該會引發市場擔憂並導致賣壓,但結果卻非如此。
儘管這些貿易訊號充滿矛盾,科技股,特別是那些過去被認為對中國貿易前景比較敏感的股票,卻依然保持了強勁的上升動能。其中最亮眼的莫過於特斯拉 (TSLA-US),股價單日大漲9.80%,為所有主要股票中漲幅之最。AI晶片巨頭輝達 (NVDA-US) 也上漲了4.30%,Meta平台 (META-US) 上漲2.65%,而剛公布優於預期第一季度業績的 Alphabet (GOOGL-US) 也貢獻了1.68%的漲幅。
這種集中在市場最大型科技股的優勢,反映出投資人越來越相信,關稅引發的最糟糕拋售時期可能已經過去。或者,至少這些擁有全球規模和雄厚財務資源的科技巨頭,有足夠的能力有效應對不斷變化的貿易局勢帶來的挑戰。市場在如此混亂的政策訊號中仍能走高,代表相較於本月初的恐慌性拋售,市場情緒出現了顯著的轉變,投資人的風險偏好似乎有所提升。不過,許多分析師仍對在沒有政府貿易策略更明確的前提下,這波反彈能否持續抱持謹慎態度。
大盤結構:科技成長強勢 傳統產業落後
週五美股的表現也再次印證了當前市場是由少數大型科技股帶動的狹窄反彈。納斯達克綜合指數上漲1.11%,繼續大幅超越其他主要基準指數,凸顯了大型科技公司在大盤中的巨大影響力。標普500指數上漲0.72%,顯示大多數市場類股有參與反彈,但表現更為溫和且參差不齊。反映小型股的羅素2000指數基本上持平,僅微漲0.03%,表明投資人信心目前仍集中在大型科技股,尚未擴散至小型公司。
費城半導體指數 (SOX) 在過去一週帶領市場寫下兩位數漲幅後,週五繼續復甦,上漲0.91%。半導體類股對中國貿易動態特別敏感,其強勁表現也呼應了市場對貿易中斷最糟糕情況可能已經排除的樂觀情緒。而道瓊工業平均指數僅微幅上漲0.01%,反映了相較於科技股,投資人對傳統工業和金融公司的熱情相對較為低迷,延續了本週復甦過程中不同產業的分化模式。
技術訊號:短期動能改善 但長期趨勢仍挑戰
從技術面來看,儘管近期出現了令人印象深刻的四天反彈,但大多數主要指數的長期趨勢模式仍然充滿挑戰,在當前和週的時間框架內趨勢指標仍呈現負面讀數。然而,短期的市場動能指標顯示出令人鼓舞的改善跡象。
標普500指數和納斯達克指數都顯示出自數週以來首次積極的當日和每週動能信號,這可能暗示市場的技術面正在趨於穩定。這種持續負面長期趨勢與改善的短期動能之間的分歧,強化了市場可能正接近一個重要轉折點的觀點。然而,這波反彈能否持續,最終仍取決於貿易政策及其對經濟影響能否進一步明確。
明星科技股獨領風騷
週五美股的強勁表現,尤其集中在幾檔最重要的大型股。被戲稱為「輝煌七雄 (Magnificent Seven)」的科技領導者整體上漲3.04%,表現顯著優於大盤。投資人對這些擁有全球規模、被認為能較好應對貿易不確定性的科技巨頭的偏好,是本週市場復甦的主要驅動力。
其中,特斯拉以近10%的驚人漲幅領先,延續了其本週的強勁復甦,並收復了4月份拋售潮的跌幅。緊隨其後的是輝達,上漲4.30%。Meta平台上漲2.65%,而受惠於財報利多的 Alphabet 上漲1.68%。其他「七雄」成員如亞馬遜上漲1.31%,微軟上揚1.17%,而蘋果則相對溫和,上漲0.44%。這些科技股的集中優勢,反映了投資人對它們應對貿易中斷的韌性,以及越來越相信政府的貿易策略最終可能不會像最初擔憂的那樣具有破壞性。
經濟指標與其他資產表現
從其他經濟指標來看,週五也顯示出一些積極信號。特別是投資存續期間自關稅宣布以來,首次出現積極變化,這可能暗示投資人對長期經濟前景的信心有早期改善跡象。這種期限偏好的穩定,或許代表著儘管政策不確定性持續,但對增長前景更具建設性的看法正在形成。
然而,消費者信心依然是個值得擔憂的點。儘管短期數據略有改善,但在多個時間框架內仍顯示持續疲弱。考慮到消費在美國經濟成長中的關鍵角色,消費者的這種持續謹慎對經濟前景構成重大風險,如果沒有更具實質性的政策明確性,可能會限制任何市場復甦的持久性。
在資產表現方面,週五呈現分化。比特幣上漲1.90%,繼續扮演其替代價值儲存和投機性成長資產的角色。黃金下跌1.08%,從近期歷史高點回落,因股市反彈中傳統避險資產需求有所緩和,儘管黃金價格仍維持在歷史高位附近。美國國債價格溫和上漲,殖利率略微下降,顯示即使投資人近期擁抱風險資產,他們對長期增長前景仍存一定謹慎。原油上漲0.83%,但工業金屬下跌1.24%,農產品上漲0.84%,不同商品類別的表現不一,突顯了貿易政策對全球經濟不同細分市場的複雜影響。
類股表現:科技成長一枝獨秀
週五標普500類股表現也呈現分化,資訊科技類股以1.52%的漲幅領漲所有類股,延續其復甦。非必需消費品(+1.80%)和醫療保健(+0.48%)類股也上漲,通信服務類股上漲0.63%,反映資金繼續向成長導向類股轉動。
表現相對疲弱的是金融(-0.48%)、原物料(-0.74%)和公用事業(-0.31%),這些傳統景氣循環和防禦型類股普遍小幅下跌,顯示投資人持續偏好科技而非這些價值導向類股。這種表現模式進一步強化了當前市場復甦聚焦科技的狹窄性質,整體市場的廣度有限。
全球市場方面也呈現分化,歐洲、英國、日本市場小幅上漲,對美股反彈做出回應。中國市場微跌,印度和新興亞洲市場表現不及已開發市場,反映投資人對這些更直接受潛在貿易中斷影響的經濟體持更大謹慎。
結語:反彈動能強勁 但持續性仍待驗證
總結週五美股收盤,強勁的科技股反彈成功帶動大盤連續第四個交易日收高,為本週的復甦行情劃下句點。儘管來自川普的關稅訊號依舊混亂且充滿矛盾,但市場似乎選擇忽略短期噪音,將焦點放在大型科技巨頭的韌性以及對潛在貿易衝擊可能不如預期嚴重的樂觀情緒上。然而,這波反彈的廣度有限,主要集中在科技和成長股,傳統產業和小型股並未全面跟上。這波反彈動能能否持續,未來貿易政策能否提供更明確的指引,將是投資人下週必須密切關注的關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