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故事聽起來是不是很熱血?想想看,一檔 ETF,從成立之初規模小到「瀕臨清算邊緣」,到現在變成總規模突破新台幣 500 億元的「規模王」,這中間到底發生了什麼事?簡直就是台版的 ETF 逆襲傳奇啊!
跌破眼鏡!四月美股哀鴻遍野,為什麼只有它追蹤的指數還能漲?
時間拉回這個四月(指原文報導的四月時間點),不知道大家有沒有一種感覺,美股好像走得有點心驚膽跳的?原文報導提到當時可能受到一些政策因素(例如川普的關稅政策再次浮現市場討論)影響,市場氣氛確實不太穩定。看看當時幾個美國主要指數的表現,你會發現,大部分都是下跌的:
- 納斯達克 100 指數 (NASDAQ 100) 跌了 0.33%
- 費城半導體指數 跌了 1.46%
- S&P 500 指數跌了 2.26%
- 道瓊指數更是重挫 4.54%
在這種普遍下跌的慘況下,00757 所追蹤的 NYSE FANG+ 指數 竟然是唯一一個「正報酬」的指數,還繳出了上漲 5.19% 的亮眼成績!這也太誇張了吧?
這就點出了 NYSE FANG+ 指數的特性了。跟範圍較廣的納斯達克 100 不同,NYSE FANG+ 指數 的成分股是精挑細選出來的「具備高度創新性的科技或消費性電子領域」的「龍頭企業」。白話說,它就是鎖定那些最頂尖、最具有市場影響力、而且在推動產業革命的科技巨頭!當市場震盪時,資金反而更會往這些有基本面、有獲利能力、有護城河的「真成長股」集中,這可能就是為什麼 FANG+ 指數能夠在四月這種盤勢下還能逆勢上漲的關鍵原因。
從 3 億到 500 億!00757 的「逆襲」之路有多戲劇化?
回顧 00757 的歷史,真的像在看一齣勵志劇。這檔 ETF 是在 2018 年 11 月 27 日成立的,剛開始規模只有少少的 3 億多元新台幣。當時市場可能還沒那麼認識它,或者對這類型高度集中的科技股 ETF 有點陌生。結果呢,它的規模一度低到「瀕臨清算」的門檻邊緣!
什麼是 ETF 清算?簡單來說,就是當 ETF 的規模太小,小到連維持日常運作的成本都快無法支應時,投信公司可能會考慮把這個 ETF 收起來,把剩下的錢還給投資人。對於當時的 00757 來說,這絕對是個生死存亡的關卡。
結果誰也沒想到,隨著它追蹤的 NYSE FANG+ 指數所包含的那些科技巨頭股價一路狂飆,00757 的淨值也跟著水漲船高。它的「上漲實力」被市場看見了!大家發現,哇,這檔 ETF 報酬率怎麼這麼猛?資金開始一點一點地流進來,買的人越來越多,「受益人」(也就是持有這檔 ETF 的投資人數)節節攀升。
從原本可能只有小貓兩三隻,到現在,00757 的受益人竟然突破了 9.1 萬人,創下了歷史新高!投資人對它的信心和買氣,直接把它的總市值規模從清算邊緣,硬是推升到突破 500 億元新台幣的大關!而且,它只花了短短 6 年 4 個月,就完成了這個從谷底翻身、成為 海外股票 ETF 規模王 的壯舉!這速度,在台灣 ETF 市場絕對是數一數二的快,也難怪會被說是史詩級的 逆襲!
誰是 FANG+ 指數裡的「印鈔機」?美股七雄太兇猛!
到底是什麼讓 00757 這麼有底氣?當然就是它那含金量超高的「成分股」!你攤開來看,它前十大的成分股,簡直就是全球科技業的「全明星隊」!光是大家最常聽到的「美股七雄 (Maga 7)」,00757 就網羅了裡面的六檔重量級成員:
- 蘋果 (Apple)
- 輝達 (NVIDIA)
- 微軟 (Microsoft)
- 谷歌 (Google,母公司 Alphabet)
- 亞馬遜 (Amazon)
- Meta Platforms (原 Facebook)
這六家公司,每一家都是市值動輒破兆美元的超級巨頭!它們在各自的領域(智慧手機、AI晶片、雲端計算、搜尋引擎、電商/雲端、社群媒體)都擁有壓倒性的領先地位和驚人的獲利能力。
更猛的是,最近的研究報告顯示,即使在市場預期美國企業獲利成長可能放緩的情況下,這七大巨頭(Maga 7)在今年第一季的獲利年增率預估值,竟然還有 14.8%!而且,標普 500 指數裡面,獲利貢獻最大的前五名公司,有三檔就是 00757 的成分股:博通 (Broadcom)、亞馬遜、輝達!這說明了這些科技巨頭,才是目前推動美股企業整體獲利成長的「領頭羊」!
分析還預估,雖然 Maga 7 明年的獲利年增率可能會稍微放緩到 15.9%,但到了 2026 年又會加速成長,而且他們的獲利成長速度,預計未來幾年都還是會屌打標普 500 指數裡的其他 493 家公司!這就是為什麼大家會說,這些公司在 AI 浪潮 中,根本就是最珍貴的「鑽石」!
除了 Maga 6,00757 的前十大成分股還包括了在 ASIC 晶片領域是王者的 博通、串流媒體巨擘 NETFLIX、資安龍頭 CrowdStrike,以及全球資訊服務管理巨頭 ServiceNow。這些公司也都是在各自細分領域中具有創新性和市場領導地位的公司。
經理人怎麼說?現在進場是好時機嗎?
對於 00757 未來的展望,統一 FANG+ ETF 經理人林良一表示,雖然今年年初美股科技股因為一些擔憂(例如原文提到的關稅或其他總體經濟因素)出現過一波回檔,但經過評價的調整和風險的釋放,部分個股的本益比(P/E)已經回到或甚至低於過去五年的平均水準。他認為,這反而提供了中長期投資人一個不錯的佈局空間。
經理人強調,美股的這些科技巨頭,大多數都有非常強勁的「盈利韌性」和豐厚的「現金流」優勢。他們不像一些小型公司那麼容易受到經濟波動影響,而且持續透過發放股息或實施庫藏股(回購自家股票)來回饋股東。具備了「高收益力」、「高修復力」、「高反彈力」這三大特質,這也是它們能在市場震盪後快速反彈的關鍵。所以在他看來,這些公司確實是 AI 浪潮 中,最值得關注的「鑽石股」。
投資 00757 要注意什麼?機會很大,但別忘了它很「集中」!
看完了 00757 的風光史和強大成分股,你是不是也心動了呢?的確,這檔 ETF 提供了投資人直接參與全球最頂尖科技巨頭成長的絕佳機會,特別是在 AI 概念股 持續發燒的當下。它的「高集中度」特性,讓它在這些成分股表現強勁時,淨值可以快速飆升,帶來非常可觀的報酬。
不過呢,這也是一把雙面刃。正因為它高度集中在少數幾檔科技巨頭上,一旦這些公司遇到什麼利空(例如法規風險、競爭加劇、或獲利不如預期),股價下跌時,00757 的淨值波動可能也會比追蹤範圍更廣的指數型 ETF 來得大,風險相對也較高。這點是投資人在追求高報酬的同時,務必需要特別留意的。
00757 vs. 00662 簡單比一比
既然 00757 超越了 00662 成為規模王,很多投資人可能會想比較這兩檔。簡單來說,雖然它們都是追蹤美股科技,但底層的指數不一樣:
- 00757 追蹤 NYSE FANG+ Index:高度集中,約 10 檔左右的「顛覆性」科技和消費電子龍頭。
- 00662 追蹤 NASDAQ 100 Index:涵蓋那斯達克市值前 100 大的非金融類股,成分股約 100 檔,相對分散。
所以,00757 的波動性通常會比 00662 來得高,但如果它鎖定的那些巨頭表現特別強勢時,報酬爆發力也可能更驚人。選擇哪一檔,其實取決於你的風險承受度和對「集中 vs. 分散」的偏好。想了解更多這兩檔 ETF 的細節,可以到投信公司官網或相關財經網站查詢它們的公開說明書和成分股清單喔。
怎麼買 00757?
如果看完覺得有興趣,想要參與這波科技巨頭的成長,00757 是在台灣的證券交易所掛牌交易的 ETF,你可以像買賣一般的股票一樣,透過你的證券戶下單買進。
總結:00757 逆襲故事,AI 浪潮下的見證者
總的來說,統一 FANG+ ETF (00757) 從瀕臨清算到躍升 海外股票 ETF 規模王 的故事,不只是一個 ETF 的成功案例,更是全球科技巨頭在 AI 浪潮 推動下,展現驚人成長潛力和市場吸引力的最佳見證。雖然投資任何 ETF 都需要注意風險,特別是像 00757 這樣高度集中的產品,但它所追蹤的這些「鑽石級」成分股,只要全球科技創新不停歇,它們很可能就會繼續扮演市場上最引人注目的「衝鋒部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