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週的市場波動可能特別劇烈,到底有哪些重磅消息會影響我們的操盤決策?讓我們一起來深入剖析本週的五大焦點!
1. AI霸主輝達財報「世紀大考」!中國市場成最大變數?
本週最受全球矚目的焦點,莫過於 AI晶片龍頭輝達(NVIDIA)的最新財報 了!華爾街分析師們對這份財報普遍抱持著 超高期待,預計這將是輝達有史以來 「創紀錄」的一個季度!
- 營收預期: 分析師平均預測,輝達本季營收有望達到驚人的 433.8億美元,相較去年同期大幅增長高達66%!
- 淨利預期: 調整後淨利預計將達到212.9億美元,或每股87美分。
分析師們之所以這麼看好,是因為當前各大科技巨頭在AI基礎建設上的 巨額支出,很大一部分都直接流向了輝達。輝達在 AI伺服器領域 佔據著絕對領先的市場地位,尤其是在 繪圖處理器(GPU) 方面幾乎是獨佔鰲頭,這使得它在全球 AI部署週期 中具有獨特的優勢,被視為 AI產業的「賣鏟人」。
然而,這份財報展望中,一個不容忽視的 重要風險因素,就是來自 中國市場的銷售壓力!輝達之前就曾發出警告,由於美國對中國的AI晶片出口管制規定,預計在截至4月的季度將產生高達 55億美元的費用。這筆「一次性費用」預計會將輝達的毛利率,從公司原先財測的71%大幅拉低至約58%。輝達執行長 黃仁勳 形容這項禁令「非常痛苦」,並表示公司因此放棄了大量的銷售和稅收。
所以,本週輝達的財報,除了看亮眼的營收和獲利數字,更要仔細聆聽管理層對未來展望的說法,特別是關於中國市場和出口管制對營收的影響,這將直接牽動整個AI供應鏈和科技股的走勢。
2. 美國GDP第二次估計:經濟「假衰退」?還是「真放緩」?
本週另一個重磅消息,就是 美國第一季GDP的第二次估計 將要公布了!初步數據顯示,第一季GDP年化季減0.3%,這是自2022年第一季以來的首次下降,讓市場一度擔心美國經濟是不是要陷入衰退了。
然而,許多分析師普遍認為,這個初步估計可能 低估了美國的實際經濟增長。為什麼呢?因為用來衡量潛在需求的 「實際最終銷售給國內私人購買者」 在第一季仍然增長了3.0%,這清楚顯示 美國國內需求 依然保持著相當強勁的韌性。
儘管如此,最新的 S&P Global Flash US PMI 數據卻顯示,截至目前第二季度,美國GDP年化增長率僅為1%,遠低於趨勢水準。這表明,雖然第一季的數據可能被低估了,但美國的經濟增長速度,確實可能正在 放緩。
因此,本週的第二次GDP估計,以及接下來公布的PMI數據,將提供更多關於美國經濟現況和未來走向的線索,判斷究竟是「假衰退」還是「真放緩」,對投資人來說至關重要。
3. 美國通膨壓力再起?聯準會(Fed)決策方向成謎!
本週五將公布的 美國個人消費支出(PCE)物價指數,絕對是市場高度關注的焦點!為什麼這麼重要?因為這可是 聯準會(Fed)最偏好的通膨衡量指標。3月份的數據顯示整體PCE和核心PCE年增率都有所放緩,讓市場一度鬆了口氣。
然而,最新的 S&P Global Flash US PMI 數據在5月份卻顯示,美國的 價格壓力正在上升,這與G4經濟體(美國、歐元區、日本、英國)普遍價格壓力下降的趨勢剛好相反。而這種價格上漲,主要被歸咎於 「更高的關稅」。
如果4月份的PCE數據再次顯示通膨壓力上升,這將會加劇市場對 通膨持續 的擔憂,這也與近期PMI和消費者預期的信號一致,可能會對聯準會的 政策路徑 產生重大影響,甚至讓原本預期的降息時程更加不明朗。
此外,本週也將公布 FOMC(聯邦公開市場委員會)的會議記錄,這將提供上次政策會議更深入的見解。上次會議雖然維持利率不變,但卻決定從4月開始放慢縮減資產負債表的速度。會議記錄透露,委員會對同時存在 持續的通膨壓力和勞動力增長放緩 所導致的潛在 停滯性通膨(stagflation) 表示擔憂。這些會議記錄中的蛛絲馬跡,都將是我們判斷Fed未來決策方向的重要依據。
4. 歐洲初步通膨數據:歐央行(ECB)降息腳步是否明朗?
除了美國,本週歐洲的 初步通膨數據 也非常值得關注,主要將聚焦在 德國、法國、義大利和西班牙。這些數據對於評估 歐洲央行(ECB)未來的政策路徑 至關重要。
從之前的PMI數據來看,法國的產出價格已經有所下降,而德國的銷售價格通膨也有放緩跡象。如果這些初步通膨數據進一步證實歐洲通膨正在趨緩,那麼市場對於歐洲央行今年年中降息的預期將會更加強烈。此外,德國的GfK消費者信心數據 也將在本週公布,這能反映出歐洲最大經濟體的消費動能。
5. 亞洲央行決策:紐西蘭、南韓是否加入「降息潮」?
本週,亞洲地區的 紐西蘭央行(RBNZ) 和 南韓央行(BoK) 也將陸續宣布最新的 利率決策。在全球經濟不確定性,特別是美國關稅政策仍存變數的情況下,這兩個國家的央行是否會選擇降息,將是市場關注的焦點。
- 紐西蘭央行: 近期紐西蘭的經濟數據顯示出一些疲軟跡象,加上全球經濟前景的不確定性,降息的可能性正在增加。
- 南韓央行: 作為全球重要供應鏈的一環,南韓的經濟受外部因素影響較大。如果全球需求持續放緩,南韓央行也可能考慮降息以刺激經濟。
考慮到當前全球貿易局勢的複雜性,特別是「關稅不確定性」對於全球供應鏈和經濟活動的影響,這兩國央行的決策,將會對亞太地區的經濟體和匯率產生重要影響。
結語
本週全球市場將迎來多重考驗,從AI巨頭輝達的財報,到美國的經濟數據和聯準會的貨幣政策,再到歐洲和亞洲央行的決策,每一項都可能引發市場的劇烈波動。投資人務必密切關注這些關鍵資訊,調整好自己的投資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