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本週(2025 年 4 月 14 日至 4 月 18 日),美國將公布重要的 3 月份零售銷售數據,同時,美國企業也將持續發布最新一季的財報成績單,這些都將成為本週市場關注的焦點。此外,歐洲央行 (ECB) 和加拿大央行 (BOC) 也將在本週公布最新的利率決議,而在亞洲市場,中國將發布第一季度的國內生產毛額 (GDP) 數據,日本也將公布 3 月份的消費者物價指數 (CPI),韓國央行 (BOK) 和新加坡金融管理局 (MAS) 也將公布利率決議。可以說,本週的全球金融市場將充滿各種重要的經濟數據和事件,對於投資人來說,務必密切關注這些動態,以便更好地制定操盤策略。
本週美股市場焦點:零售數據、利率決策與企業財報
本週的美股市場將聚焦在以下幾個關鍵方面:首先是美國的零售銷售數據,這將反映美國消費者的支出狀況,對於判斷美國經濟的健康程度至關重要。其次是歐洲央行和加拿大央行的利率決議,這將影響全球的貨幣政策走向。最後,美國企業的財報季將持續進行,各行業的龍頭企業將陸續公布其業績表現,這將直接影響相關個股的股價走勢。
市場在劇烈震盪後尋求平靜,但關稅與經濟擔憂仍在
在上週經歷了一系列由經濟數據、地緣政治風險以及企業消息所引發的市場波動後,投資人普遍希望本週市場能夠回歸理性,趨於平靜。然而,揮之不去的關稅不確定性,特別是美國與其他主要貿易夥伴之間的貿易關係,以及對全球經濟成長可能面臨嚴重衝擊的擔憂,仍然像烏雲一樣籠罩在市場的上空,隨時可能再次引發市場的動盪。
復活節長假將至,市場交投可能趨緩
值得注意的是,本週末即將迎來復活節長假,預計在假期前,市場的交投可能會逐漸趨於清淡,投資人的操作策略也可能會更加謹慎。然而,在假期前的這段時間,任何重要的經濟數據或企業消息都可能對市場產生較大的影響,因此仍然需要密切關注。
美國經濟數據重磅登場:零售銷售領銜主演
本週美國最重要的經濟數據莫過於將在週三(4 月 16 日)公布的 3 月份零售銷售報告。這份報告將全面反映美國消費者在 3 月份的支出情況,對於評估美國經濟的健康狀況以及未來的成長前景具有重要的參考價值。市場將密切關注這份數據,以判斷美國消費者對於當前經濟環境的看法以及消費意願。
週三 (4 月 16 日) 公布 3 月零售銷售數據,市場高度關注
市場普遍預期,美國 3 月份的整體零售額將呈現大幅成長。此前公布的 2 月份零售銷售數據季增 0.2%,雖然較 1 月份下修後的下滑 1.2% 有所反彈,但仍然低於市場預期的 0.6% 季增率。因此,本週公布的 3 月份數據就顯得格外重要,將有助於判斷美國消費支出是否已經重回成長軌道。
市場預期 3 月零售額將大幅成長,反映消費者對經濟的信心
市場分析師普遍認為,如果 3 月份的零售銷售數據表現強勁,將有助於提振市場對於美國經濟前景的信心,並可能對美股市場帶來正面的支撐。反之,如果數據表現不如預期,則可能會加劇市場對於經濟成長放緩的擔憂,進而對股價造成壓力。
ING 經濟學家預期數據強勁,可能與關稅前的採購有關
ING 經濟學家 James Knightley 在一份報告中指出,由於消費者可能趕在新的關稅措施實施前進行大量採購,因此預計 3 月份的零售額「應會非常強勁」。這一觀點也為市場對於 3 月份零售銷售數據的樂觀預期提供了解釋。
其他重要美國經濟數據:工業生產、初領失業救濟金、新屋開工
除了零售銷售數據之外,本週美國還將公布其他一些重要的經濟數據,包括同樣在週三(4 月 16 日)發布的 3 月份工業生產數據,以及在隔天(週四,4 月 17 日)發布的初領失業救濟金人數和 3 月份新屋開工數據。這些數據將從不同的角度反映美國經濟的運行狀況,投資人可以綜合分析這些數據,以更全面地了解美國經濟的整體情況。
川普關稅政策對美國經濟的潛在影響仍是市場擔憂的焦點
儘管美國經濟數據的表現受到關注,但市場越來越擔心美國總統川普政府的關稅政策可能會對美國經濟造成損害。任何關於貿易摩擦升級的消息,都可能引發市場的避險情緒,導致股價下跌。因此,投資人在本週也需要密切關注美國在貿易政策方面的任何動向。
全球經濟風向球:中國GDP與日本通膨數據
除了美國的經濟數據外,本週亞洲市場也將有多項重要的經濟數據公布,其中最受關注的莫過於中國的第一季度國內生產毛額 (GDP) 數據,以及日本的 3 月份消費者物價指數 (CPI)。
中國將公布第一季GDP數據,預計年增 5.2%
中國本週將公布今年第一季度的 GDP 數據,市場普遍預計將年增 5.2%,略低於去年第四季的 5.4%。中國是全球第二大經濟體,其經濟表現對於全球經濟的走向具有重要的影響。因此,這份 GDP 數據將受到全球投資人的高度關注。
中國經濟成長是否符合目標,將影響決策官員的政策應對
由於中國政府將今年的經濟成長目標設定在 5% 左右,任何顯示經濟疲軟的跡象都可能讓中國的決策官員面臨壓力,迫使他們採取更積極的應對措施,例如進一步降息、加大財政刺激力道,或者逐步讓人民幣貶值。這些政策調整都可能對全球金融市場產生連鎖反應,值得投資人密切關注。
日本 3 月CPI預計升至 3.2%,潛在價格壓力引發關注
日本將在週五(4 月 18 日)公布 3 月份的消費者物價指數 (CPI),市場預計將從 2 月份的 3% 升至 3.2%,這凸顯了日本持續存在的潛在價格壓力。在過去幾十年中,日本一直面臨通縮的挑戰,近期通膨的回升對於日本經濟來說是一個重要的轉變,也使得日本央行 (BOJ) 的政策前景變得更加複雜。
日本央行在通膨控制與外部成長風險之間尋求平衡
目前,日本央行正試圖在控制通膨與應對外部成長風險之間取得平衡,特別是美國總統川普政府的關稅措施,可能會對全球經濟成長造成不利影響,進而影響日本的出口。因此,日本央行的貨幣政策決策將會非常謹慎。
市場預期日本央行本月底不會進一步升息
目前市場普遍預期,日本央行在本月底的貨幣政策會議上不會進一步升息,並且預計在今年剩下的時間裡,都將維持利率在 0.5% 的水平不變。然而,如果未來的通膨數據持續上升,或者全球經濟形勢發生變化,日本央行可能會被迫調整其貨幣政策。
歐亞各國央行利率決策:歐洲、加拿大、南韓動向牽動市場
除了美國和亞洲的經濟數據外,本週歐洲和亞洲多個國家的中央銀行也將公布最新的利率決議,這些決策將對全球的貨幣政策和金融市場產生重要的影響。
歐洲央行 (ECB) 預計週四 (4 月 17 日) 將再次降息 1 碼至 2.25%
儘管美國宣布將部分關稅延後 90 天實施,但由於此舉仍然對其他國家經濟成長構成風險,市場普遍預期歐洲央行 (ECB) 將在週四(4 月 17 日)的貨幣政策會議上再次降息 1 碼(25 個基點),將其關鍵政策利率降至 2.25%。
德國復興信貸銀行經濟學家認為通膨改善與成長風險支持降息
德國復興信貸銀行 (KfW) 首席經濟學家 Dirk Schumacher 在一份研究報告中指出,與上次貨幣政策會議相比,歐元區的通膨形勢已經進一步改善,服務業的通膨目前呈現更顯著的下降趨勢。此外,全球經濟成長下行風險的攀升,也為歐洲央行再次調降其關鍵政策利率做好了準備。
加拿大央行預計週三 (4 月 16 日) 將維持利率於 2.75% 不變,但降息機率升高
加拿大央行 (BOC) 也將在週三(4 月 16 日)公布其最新的利率決定。大多數市場人士預計,在連續 7 次降息之後,加拿大央行將維持其關鍵政策利率於 2.75% 的水平不變。然而,鑑於美國關稅威脅以及全球經濟成長前景的不確定性,市場認為加拿大央行再次降息的可能性正在逐漸升高。
南韓央行 (BOK) 預計週四將維持利率於 2.75% 不變
在亞洲,南韓央行 (BOK) 也將在週四公布其利率決議。市場普遍預計,南韓央行將維持其關鍵政策利率於 2.75% 的水平按兵不動。儘管如此,仍有少數經濟學家認為,為了進一步刺激經濟成長,南韓央行可能還有再次降息的空間。
美股企業財報季持續發燒:金融巨頭與串流龍頭接力登場
美國企業的財報季將在本週繼續進行,多個重量級企業將發布其第一季度的業績報告。其中,包括高盛、美國銀行和花旗等美國主要銀行將發布重要的財報,這些財報將反映美國金融業的整體狀況。此外,串流媒體巨頭網飛 (Netflix) 也將在本週公布其今年第一季度的業績成績單,其表現將受到市場的高度關注,特別是在串流媒體競爭日益激烈的背景下。
高盛、美國銀行、花旗等金融巨頭將公布重要財報
金融業的財報通常被視為經濟的領先指標,高盛、美國銀行和花旗等大型銀行的業績表現,將有助於投資人了解美國經濟的整體健康狀況,以及未來一段時間的發展趨勢。
串流媒體巨頭網飛 (Netflix) 也將公布第一季業績
網飛 (Netflix) 作為全球領先的串流媒體平台,其業績表現一直受到市場的密切關注。在競爭日益激烈的串流媒體市場中,網飛能否維持其領先地位,其訂閱用戶的增長情況以及未來的業績指引,都將成為投資人關注的焦點。
財報結果將影響相關個股及整體市場情緒
這些重要企業的財報結果,不僅將直接影響相關個股的股價走勢,也可能對整體美股市場的情緒產生影響。如果企業的業績表現優於預期,通常會提振市場的信心,反之,如果業績表現不佳,則可能會引發市場的擔憂。
台灣投資人操盤建議與關注重點
對於台灣的投資人來說,本週在進行美股操作時,可以特別關注以下幾個方面:
- 密切關注美國零售銷售數據:這份數據將反映美國消費者的支出意願,對於判斷美國經濟的強弱至關重要,也將間接影響台灣對美國的出口表現。
- 留意各國央行的利率決策:歐洲央行、加拿大央行和南韓央行的利率決議,將影響全球的資金流向和貨幣政策,可能對全球股市產生連鎖反應。
- 關注中國GDP數據:中國是台灣重要的貿易夥伴,其經濟成長狀況將直接影響台灣的出口表現以及相關產業的營運狀況。
- 留意美股企業的財報表現,特別是科技股的業績指引:許多台灣的科技公司是美股科技巨頭的供應商,這些公司的業績表現將直接影響台灣相關供應鏈廠商的股價。
- 謹慎應對關稅不確定性及中美貿易關係的發展:貿易摩擦的任何升級都可能對全球經濟和股市造成衝擊,投資人應保持警惕。
本週重要經濟數據與事件一覽表
為了方便各位投資朋友掌握本週的重點,我們整理了以下重要經濟數據和事件的時間表(以下時間均為美國當地時間):
日期 | 重要事件/數據 |
---|---|
4 月 16 日 (週三) | 美國 3 月零售銷售、美國 3 月工業生產、加拿大央行利率決議 |
4 月 17 日 (週四) | 美國初領失業救濟金人數、美國 3 月新屋開工、歐洲央行利率決議、南韓央行利率決議 |
4 月 18 日 (週五) | 日本 3 月消費者物價指數 (CPI)、中國第一季 GDP |
全週 | 美國企業財報陸續公布 (包括高盛、美國銀行、花旗、網飛等) |
總結:聚焦關鍵數據與事件,迎接復活節長假前的市場挑戰
總之,本週全球金融市場將充滿挑戰與機遇。美國的零售銷售數據、各國央行的利率決策、中國的 GDP 數據以及美股企業的財報表現,都將對市場走勢產生重要的影響。台灣的投資人應密切關注這些關鍵數據和事件,並根據自身的投資目標和風險承受能力,謹慎制定操作策略,迎接復活節長假前的市場挑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