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2025年最新的持股動向來看,波克夏展現了明確的防禦性投資風格,核心思維緊抓「高現金部位」、「抗通膨資產」與「全球化分散布局」,並在市場變動中伺機尋找逢低布局的具潛力標的。
手握破紀錄天量現金 穩穩賺利息
截至2025年4月底,波克夏帳上握有的現金與短期美國公債,金額高達驚人的3342億美元!這個數字不僅再創歷史新高,佔其淨資產比重更高達53%,是自2008年全球金融危機以來最高的水位。這筆龐大的現金部位,在當前利率環境下,以年化約4.5%的利率每年能穩穩地產生超過百億美元的利息收入,為波克夏提供了堅實的獲利基礎,同時也成為對抗市場波動的重要「安全墊」,更是巴菲特未來伺機進場撿便宜的「彈藥」。這種高現金水位策略,顯示巴菲特對當前市場估值保持謹慎,並強調了風險控制與保持靈活性捕捉未來機會的重要性。
減碼高估值科技與銀行股 狠砍蘋果持股
波克夏的投資組合雖然總市值高達2720億美元,但持股高度集中,前十大持股占比將近九成(89.72%)。從最新的持股報告中,可以明顯看出巴菲特在2025年對於部分他認為估值偏高或面臨特定挑戰的科技股和銀行股進行了顯著的減碼。
最受市場關注的莫過於對科技巨頭蘋果 (AAPL-US) 的減持幅度,高達驚人的67%!蘋果長期以來都是波克夏最大的持股,巴菲特的大幅賣出,被市場解讀為他對當前部分科技股的高估值感到謹慎,以及對未來AI競爭可能帶來的產業格局變化有所考量。
在金融股方面,波克夏也進行了減碼操作。對美國銀行 (BAC-US) 的持股減少了14.7%,而對花旗銀行 (C-US) 和第一資本金融 (COF-US) 的減持幅度更是分別超過了70%和18%。此外,波克夏也清倉了部分非核心的投資標的,例如雲端數據公司 Snowflake (SNOW-US) 和一些中小型非核心資產。這些減持與清倉動作,顯示巴菲特正在精簡投資組合,將資金從他認為風險較高或吸引力下降的標的轉移出來。
資金流向:加碼日本商社與能源股成新寵
那麼,從這些減碼的標的退出的資金,巴菲特又將其加碼到哪些領域呢?報告顯示,一個新的投資寵兒是日本的五大商社(如三菱商事、三井物產等)。波克夏對這些日本商社的持股比例已達8.8%,並且巴菲特曾公開表示,預計將繼續加碼至法規上限10%。這些商社具備低估值(本益比僅7-9倍)、高殖利率(4%以上)的特性,加上日本長期的低利率環境提供了低成本融資優勢,成為波克夏穩健的收益來源,也符合其全球化布局的策略。
同時,巴菲特對能源股的信心延續,對雪佛龍 (CVX-US) 和西方石油 (OXY-US) 進行了加碼。他看好這些公司穩定的收益以及在頁岩油和碳捕捉等能源轉型領域的潛力。可口可樂 (KO-US) 和達美樂披薩 (DPZ-US) 等民生消費股,則依然是波克夏投資組合中重要的核心持股,這些公司具備穩定的現金流和品牌優勢,展現對抗通膨的能力,符合巴菲特偏好的價值投資風格。
尋找「大象級」併購 與巴菲特的投資哲學
儘管手握天量現金並展現防禦性投資策略,但巴菲特與其團隊並非消極等待,他們仍在全球積極尋找符合「大象級」標準的併購標的(通常指年獲利超過50億美元的企業)。潛在的目標涵蓋基礎建設、保險以及具高成長潛力的亞洲市場企業,特別關注像印度這樣的新興市場。這顯示巴菲特雖然對當前市場謹慎,但隨時準備在出現符合其價值投資原則的低估機會時,果斷運用龐大的現金進行投資。
當然,波克夏的投資策略也面臨一些風險和市場質疑,例如龐大現金部位的短期投資報酬通常低於股市平均,以及日圓若大幅升值可能侵蝕日本商社的收益。但巴菲特一貫的哲學是「穩健優於冒進」,堅守「安全邊際」原則,確保投資本金的安全,並保留充足彈藥應對未知的機會或風險。
結論:股神的防禦姿態與市場啟示
總而言之,巴菲特在2025年透過波克夏的持股變化,向市場傳達了清晰的防禦性投資訊號:大舉囤積現金以應對不確定性並準備未來進場,同時減碼他認為估值過高的科技股和部分金融股,轉而加碼具備低估值、高殖利率或抗通膨特性的日本商社和能源股。他的這些投資動向,為全球投資人在當前複雜金融市場中,如何進行風險控制與資產配置,提供了重要的參考與啟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