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番帶有最後通牒意味的發言,不僅讓原本因部分關稅暫緩措施而稍有喘息的市場情緒再度動盪,更大幅升高了未來政策方向的不確定性,尤其讓高度依賴全球供應鏈的科技巨頭蘋果 (AAPL-US) 及其產品定價,再次面臨嚴峻考驗。
回溯至今年4月9日,川普政府曾宣布實施一項為期90天的部分產品關稅寬限期,當時外界普遍將此解讀為美方對貿易夥伴釋出善意,期望能為後續的談判爭取空間並鋪平道路。然而,川普週三晚間在接受採訪時,卻為這項寬限期畫下了新的紅線。他強調這並非適用於所有對象,並明確指出,如果對方未展現出足夠的談判誠意,他將提前終止寬限措施,並重啟或加碼關稅。他直接表示:「我想我們會在接下來兩、三週內,設定稅率。」這等於給予相關貿易夥伴極短的反應時間。
市場對於政策反覆的擔憂也因此加深。雖然在90天暫緩措施宣布初期,市場曾一度感到樂觀,反映在當天部分主要股指如標普500指數的小幅收漲上。但川普這番限時表態,無疑是對市場信心的一大打擊。政策方向的快速逆轉與缺乏長期穩定性,提高了企業規劃和投資的政策風險,可能使得全球貿易環境再次陷入高度不確定。
在這波貿易戰陰影再度籠罩下,蘋果 (AAPL-US) 的脆弱性尤其值得關注。儘管在先前的關稅措施中,部分蘋果產品曾暫時獲得豁免,但其面臨的壓力是多維度的。首先,中國已針對部分美國產品實施最高達125%的報復性關稅,這部分成本壓力是持續存在的。更關鍵的是,蘋果極為複雜且全球化的製造與供應鏈佈局,意味著其產品的數萬個零組件來自世界各地而非單一國家。一旦這些提供關鍵零組件或進行代工組裝的「其他國家」,因未能與美國達成協議而成為新的關稅目標,即便最終產品組裝地獲得豁免,整體生產成本也將因上游供應鏈的關稅而顯著墊高。
此外,蘋果目前享有的部分關稅豁免即將到期,若未能及時續期或獲得更全面的關稅減免,成本壓力將雪上加霜。同時,針對半導體等關鍵零組件可能實施的獨立關稅措施,也可能直接衝擊iPhone等蘋果產品的成本結構。
到目前為止,蘋果透過精密的供應鏈管理、庫存調度以及生產規劃,尚能避免將所有增加的成本直接轉嫁給消費者,維持了產品定價的相對穩定。然而,分析師普遍擔憂,如果這種高度不確定性和潛在的關稅成本持續存在且無法獲得長期性的解決方案,蘋果將難以持續吸收成本。市場普遍預期,預計在今年秋季發布的新一代旗艦機種 iPhone 17 系列,其零售價格可能面臨大幅上漲的壓力。最終的漲幅將取決於未來兩三週乃至更長期的關稅政策走向,以及蘋果屆時能夠自行消化多少成本。
截至週四(24日),蘋果 (AAPL-US) 股價收在每股208.37美元,當日小幅上漲1.84%,但若從年初至今來看,其股價仍有約14.55%的跌幅,反映出市場對於包括關稅在內等多重因素的擔憂。川普的最新喊話無疑為這家全球市值最高的企業,以及其龐大的全球供應鏈,增添了更多難以預測的變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