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日盤勢回顧:動能萎縮 台股守穩短期均線
首先回顧4月24日週四的台北股市表現。在缺乏強勁追價買盤下,台股大盤呈現量縮回檔,加權指數終場下跌160.33點,收在19478.81點。雖然指數未能守住前一日的漲幅,但仍勉強維持在5日線及10日線等短期移動平均線之上,顯示下檔支撐力道仍在。當日成交值明顯萎縮至2411.23億元新台幣,反映市場觀望氛圍濃厚。在法人動態方面,三大法人合計賣超金額為78.49億元。其中,外資雖然在集中市場總體呈淨賣出,但對權重股台積電 (2330-TW) 仍持續回補,買超了4125張,金額達35.97億元。而在外資單日買超張數排行榜上,記憶體大廠南亞科 (2408-TW) 以獲外資青睞買超11371張居冠,金額約4.34億元。
半導體領頭羊新進展:台積電A14製程藍圖曝光
在半導體產業方面,晶圓代工龍頭台積電 (2330-TW) 持續推進先進製程技術。在美國當地時間4月23日(台灣時間24日)舉行的年度北美技術論壇上,台積電正式揭示了其下一世代先進邏輯製程技術的藍圖——A14製程。這項基於埃米(Angstrom)世代的新技術,被視為未來AI運算、高效能運算(HPC)及各類AI終端裝置演進的關鍵推動力。台積電表示,A14製程的開發進展順利,目前的良率表現甚至優於預期進度,目標是在2028年開始量產。這項前瞻性的技術發表,不僅為台積電的技術領先地位再添佐證,也為半導體產業的未來發展方向提供了指引。
航運股大手筆:萬海逾240億元加碼新船
貨櫃航運市場正值多事之秋,然而貨櫃三雄之一的萬海 (2615-TW) 卻選擇在此時逆勢操作。萬海於4月24日發布重大訊息公告,董事會決議通過向造船廠購入4艘1.6萬TEU(20呎標準櫃)級別的甲醇雙燃料貨櫃船。這批新船的總金額約在7.5億至8億美元之間,換算新台幣高達244億至260億元。在高運價不再、全球貿易前景受美國關稅措施等因素擾動下,萬海此番大手筆購船,被部分市場人士解讀為萬海逢低布局、積極擴充新型環保船隊以迎接未來市場需求的策略。加上這次訂單,萬海預計在未來5年內總共將迎來34艘新建造的船舶,運力規模將進一步提升。
金融股利報喜:凱基金14年後再發股票股利
對於金融股投資人而言,凱基金控 (2883-TW) 於4月24日公布的2024年度股利政策帶來了驚喜。凱基金董事會決議通過,擬對普通股股東配發每股現金股利0.85元及股票股利0.1元,合計總股利為0.95元。雖然總金額不如前一年,但此次配發率仍達48.22%。最受關注的是,這是凱基金控自2010年以來,睽違14年後再度發放股票股利,符合總經理楊文鈞先前在法說會上暗示的方向。若以4月24日收盤價15.5元計算,此次配發的現金股息殖利率仍有具吸引力的5.48%。這項股利政策被視為在兼顧公司長期發展(透過保留盈餘發放股票股利)與回饋股東(發放現金股利)之間的平衡,有望提振市場對金融股的信心。
ETF市場變革:0050分割案通過 降低投資門檻
國內規模最大、成交量最活絡的ETF——元大台灣50(0050-TW) 的分割議案,於4月24日召開的受益人會議中正式獲得通過,贊成率高達94.2%。根據通過的計畫,0050未來將進行一拆四的股票分割,此舉主要目的是透過降低每單位淨值與交易價格,進而降低投資人入手門檻,吸引更多小額資金參與,提升ETF的流動性與市場吸引力。根據規劃時程,0050將自6月11日至6月17日期間暫停交易,並預計在6月18日正式恢復正常交易、申購、借券及過戶等各項作業。以4月24日收盤價161.9元計算,分割後每張0050的買進成本將從約16萬元大幅降低至約4萬元新台幣,可望大幅提高其對年輕世代或小額投資人的吸引力。
央行數據示警:購屋、建築貸款年增率雙雙趨緩
在宏觀經濟數據方面,台灣中央銀行於4月24日公布了3月份的購屋貸款與建築貸款(俗稱土建融)餘額統計。數據顯示,3月底的購屋貸款餘額達到11兆1748億元,續創歷史新高,但其年增率為9.34%,則是繼去年5月以來的新低點。同時,建築貸款餘額為3兆4305億元,較前一個月減少,餘額已降至去年9月以來的新低。這兩項指標的變化,尤其建築貸款餘額的下降與購屋貸款年增率的趨緩,都被市場解讀為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台灣房市景氣正呈現貸款需求放緩、交易動能趨緩的跡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