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5月5日)的台北股匯市,上演了一場不同調的資金大戲!新台幣兌美元匯率延續上週的強勁升值力道,盤中甚至一度驚見29字頭,單日升值幅度超過1元!這波「真」暴衝的匯率走勢,不僅讓出口商們叫苦連天,更直接驚動了中央銀行總裁楊金龍親上火線召開臨時記者會,發出嚴厲警告!
楊金龍總裁親上火線 警示「禿鷹炒匯」嫌疑
新台幣兌美元在短短兩個交易日內暴升超過1元,楊金龍總裁在臨時記者會上以五點說明來穩定市場預期。他首先強調,台灣的經濟基本面表現良好,且近期外資匯入主要是為了投資台股,這是新台幣走強的基礎。同時,他再次澄清美國財政部並未要求新台幣升值,並表示市場上關於所謂「海湖莊園協議」或美國換債議題的說法,都屬於市場人士的臆測,央行不會說沒有根據的話。
然而,楊總裁在談話中發出了嚴厲警告:「新台幣連日急升,不排除有禿鷹伺機而動」。他甚至表示,「央行有發現類似過去英國、香港被禿鷹攻擊的現象,但央行已提出警告」。他強調,如果一開始沒有阻止,這些資金就有可能變成禿鷹。楊總裁指出,資金進來台灣必須有其目的,如果資金只是停泊在台灣,而沒有真正進場買股票或進行實質投資,就「有炒匯嫌疑」。這番罕見且強烈的措辭,凸顯了央行對於近期新台幣異常快速升值背後,可能存在投機性資金活動的高度擔憂。
新台幣狂飆的代價:債券ETF成「重災區」暴跌7%
新台幣兌美元強升「剎不住」,對金融市場造成了劇烈衝擊,其中受傷最重的莫過於債券ETF。由於債券ETF主要投資於以外幣計價的外國債券(例如美國公債),當新台幣兌外幣大幅升值時,這些債券換算回新台幣的淨值就會下降,直接影響ETF的價格。
昨天,多檔債券ETF在新台幣的暴衝下,淪為重災區,投資人出現恐慌性拋售,導致次級市場成交量爆大量。包括像群益ESG投等債20+ (00937B-TW)、元大美債20年 (00679B-TW)、國泰20年美債 (00687B-TW) 等多檔熱門美債ETF,單日成交量都介於27萬至46萬張之間,呈現異常巨大的交易量。更令人擔憂的是,多檔美債ETF的價格出現暴跌,跌幅甚至高達7%!
對此,相關的投信公司已陸續在官網上發布示警,提醒投資人務必審慎評估價格合理性,特別注意折溢價過高的風險(指ETF在次級市場的交易價格與其實際淨值出現過大偏差)。在新台幣如此劇烈波動的時刻,債券ETF的價格與其淨值可能出現較大的折價,投資人在交易時需要特別小心。
台股不同調:外資挺台積電,卻狠賣金控雙雄
昨天台北股市和匯市的走勢呈現了明顯的不同調。儘管新台幣大幅升值超過1元,但台股大盤卻以下跌254點作收,收在20532點,勉強力守五日線。
值得關注的是外資的資金流向。昨天外資在台股整體仍站在買方,並持續對台積電 (2330-TW) 進行回補。這已經是外資連續第8個交易日對台積電呈現買超,累計買超張數已達10萬張以上,顯示外資對台積電的股價依然具備信心。
然而,有趣的是,外資在挺台積電的同時,卻藉著新台幣的強升,對金融股進行了大幅度調節。其中,被稱為「金控雙雄」的兩檔大型金控(市場上通常指富邦金和國泰金),合計被外資賣超了高達3.7萬張!這顯示外資可能正在進行類股輪動,或是趁著新台幣走強將部分資金從先前漲幅較大的金控等金融類股中撤出。
個股動態:鴻海營收創新高 研華談匯率與關稅影響
在個別公司的新聞方面,鴻海 (2317-TW) 公布了4月份營收,達到6413.66億元,月增16.16%、年增25.5%,累計前4月營收達到2.28兆元,年增24.58%,兩者都創下歷史同期新高,公司也維持了對第二季營運季增、年增的展望,為市場帶來正向訊息。
工業電腦大廠研華 (2395-TW) 董事長劉克振昨天也針對新台幣匯率和美國關稅等議題發表看法。他認為近期新台幣的強升對台灣工業電腦產業而言,還不至於到「滅頂」的非常危機地步,顯示產業具備一定韌性。至於美國關稅的影響,研華則會透過與客戶共同分擔增加的成本,並規劃對新產品調漲報價來應對。這也側面反映了關稅對實體產業造成的成本壓力。
結論:新台幣仍是焦點 牽動本週台股走向
總結昨天(5月5日)台股的表現,可以說新台幣的暴衝是主導市場情緒和資金流向的核心變數。它不僅引發了央行總裁的嚴厲警告和對「禿鷹炒匯」的警示,更直接導致債券ETF出現恐慌性拋售和價格暴跌。雖然外資仍力挺台積電,但也藉機調節了部分金融股。
展望本週,新台幣的後續走勢、央行是否會採取更進一步的措施,以及外資在台積電和其他類股之間的資金佈局,都將是牽動台股走向的關鍵因素。同時,像鴻海營收這樣個別公司的基本面表現,以及研華董事長劉克振對匯率和關稅等總體經濟議題的看法,也為市場提供了重要的參考訊息。投資人在本週需要密切關注匯市的變化和資金流向,才能更精準地判斷台股的盤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