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說這款晶片不僅能讓相隔「超過96.5公里」的資料中心「高速互聯」,還能解決「網路壅塞」問題,並提供「更高的安全性」!
這款Jericho晶片到底有什麼「黑科技」? 為什麼微軟、亞馬遜等雲端運算公司對它「寄予厚望」? 而博通為什麼選擇台積電(2330-TW)的3奈米製程來生產這款晶片? 讓我們一起來深入解析這場關於「博通新晶片」的「AI資料中心革命」!
這絕對是今天半導體和AI產業最「引人注目」的新產品發布之一!
-
博通新晶片「Jericho4」: 博通(Broadcom)(AVGO-US)半導體部門周一(4日)推出「新一代Jericho網路晶片」! 這款名為Jericho4的晶片,其設計旨在「連接相隔超過96.5公里的資料中心」,並「加速人工智慧(AI)運算」! 這也說明,博通看到了AI時代,對「資料中心互聯」的「巨大需求」!
-
解決「長距離」傳輸痛點: 隨著AI的建構與部署日益仰賴大量運算資源,需將「數以千計的圖形處理器(GPU)串聯運作」,因此像微軟(Microsoft)(MSFT-US)、亞馬遜(Amazon)(AMZN-US)等雲端運算公司,對於網路晶片的「傳輸速度與效能」有更高要求,以確保資料能「高效傳輸」。 Jericho4晶片的推出,正是為了「解決長距離資料傳輸的痛點」!
-
「大規模部署」與「高效率」: 據博通核心交換部門資深副總裁暨總經理Ram Velaga表示,博通工程師將Jericho晶片設計成可「大規模部署」,且單一系統最多可配置約「4,500顆Jericho晶片」! 這也凸顯了Jericho4在「擴展性」和「傳輸效率」上的優勢!
這也說明,Jericho4晶片,將是「AI資料中心網路升級」的「關鍵推手」!
Jericho4「三大黑科技」!HBM記憶體解決「網路壅塞」,強化「安全加密」,確保「即時運算」!
除了長距離傳輸,Jericho4晶片還擁有「三大黑科技」,解決了AI資料中心在傳輸過程中的「核心痛點」!
-
「HBM記憶體」解決網路壅塞: 為了解決「網路壅塞」問題,Jericho4晶片採用了與輝達(Nvidia)(NVDA-US)及超微半導體(AMD-US)AI處理器所使用的「相同高頻寬記憶體(HBM)」! 這種記憶體能「容納龐大資料量」,確保「即時運算順利進行」。 Velaga解釋道,「交換器其實會將資料暫存在記憶體中,直到壅塞情況解除,這表示晶片上需要具備大量記憶體。」 這也說明,Jericho4晶片在「性能提升」方面,下了「重本」!
-
強化「安全加密」: 當資料需要從資料中心外部傳輸時,「安全性」就顯得格外重要,因為有可能遭遇「攔截攻擊」,導致資料在抵達目的地前遭竊取。 除了效能提升外,Jericho4也「強化了安全性」,具備「資料加密功能」。 這也說明,博通在設計Jericho4時,充分考量到了「AI資料傳輸的安全需求」,為客戶提供了「更全面的保護」!
-
「高頻寬」支援長距離: 資料從晶片傳輸至目的地的距離越長,就需要「更多記憶體」來支援傳輸過程。 Jericho4晶片採用HBM記憶體,正是為了「滿足長距離傳輸對高頻寬的需求」。 這也讓Jericho4晶片在「傳輸距離」和「傳輸速度」上,達到了「完美平衡」!
Jericho4晶片的這些「創新功能」,也讓它在AI資料中心網路市場上,具有「獨特的競爭優勢」!
博通「青睞台積電3奈米」!Jericho4生產「重任」交給台積電,凸顯「先進製程」重要性!
在生產製造方面,博通也做出了「戰略選擇」!
-
選擇台積電「3奈米製程」: 博通選擇採用台積電(2203-TW)(TSM-US)的3奈米製程技術來生產Jericho4晶片! 這也說明,台積電在「先進製程」方面的「領先地位」,仍然是博通等半導體巨頭的「首選」!
-
凸顯「先進製程」的重要性: 隨著AI晶片的運算能力越來越強,對「製程技術」的要求也越來越高。 只有採用「最先進的製程技術」,才能生產出「功耗更低、性能更強」的AI晶片。 博通選擇台積電的3奈米製程,也凸顯了「先進製程在AI時代的重要性」!
-
「強強聯手」: 博通作為「網路晶片領域的龍頭」,與台積電這家「晶圓代工巨頭」的「強強聯手」,也將為AI資料中心網路市場,帶來「巨大的變革」!
總結來說,博通推出了新一代Jericho4網路晶片,這款晶片不僅能讓相隔「超過96.5公里的資料中心高速互聯」,還採用了與輝達、超微相同的「HBM記憶體」來解決網路壅塞問題,並強化了「資料加密」功能,全面助攻「AI資料中心網路升級」! 此外,博通選擇採用台積電的3奈米製程來生產這款晶片,也凸顯了「先進製程在AI時代的重要性」! Jericho4晶片的推出,不僅解決了微軟、亞馬遜等雲端運算公司在「長距離資料傳輸」上的痛點,也將為「AI運算」帶來「更高的效率和安全性」! 未來,Jericho4晶片能否在AI資料中心市場上「大放異彩」,以及博通與台積電的「強強聯手」將如何改變「AI產業格局」,將是市場「密切關注的焦點」!